初一学生入学适应及发展
首先祝贺同学们跨入了中学的大门,开始了大家人生的最重要的阶段。我们常说中学是一个人的第二次人生,就是说中学度过的“好”与“差”,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后半生的幸福。所以,从今天起,你要为你的人生负责。你要通过努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为自己的人生填写最重要的一笔。所以,要热烈的祝贺同学们。
下面,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进入中学后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从小学步入中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升级,而是要求我们从思想认识到行为活动都要有一个转变。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和对待,那么,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 学会适应新环境。
进入中学,我们面对的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环境。这些都与我们在小学时有很多的不同。生活上需要自理,这对许多同学是一个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先讲一个案例。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品学兼优,由于学习紧张,往往是匆匆忙忙起床,洗把脸就马上吃饭,然后就赶快去学校。我们注意到了,他没有叠被子。他妈妈说:“孩子学习要紧,没时间,被子我来叠。”就这样从小学一直到了初中,高中。到了大学,孩子的父母去看孩子,担心孩子从小没自理过家务,宿舍里会脏乱。结果到了那里一看,呵,8个人的宿舍里整整齐齐。一点也没有想像中的样子。家长也就放心了。四年后,孩子考上研究生,读硕士。家长又去看孩子。这时是4个人一个宿舍了,也没人检查卫生,孩子的被子也没有叠。这才明白大学时有人检查卫生,所以能做好。现在,开始显露原形了。再后来,孩子硕士毕业后读博士,宿舍又升级了,是2个人一个宿舍。是1个人一个单间,合用客厅等。去宿舍一看,客厅还可以,单间里就乱极了。被子没有叠,垃圾满地都是。他妈妈只好一周去一次,帮助收拾。有同学说,这是真的吗?告诉你,是真的,因为这个孩子就是我的老师的孩子。是我的老师亲口告诉我的。
所以说,同学们,现在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独立自主的处理生活中一些问题。尽可能的不依赖家长,我们一定要牢记,终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父母,到远方去求学或者工作。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从打饭、刷盆、自己洗衣服,自己叠被子开始。我们相信,大家一定会做的很好。
二、 学会学习。
经常有家长对我说:“我家孩子小学成绩挺好的,为什么进了中学就不行了。”在我任教的班级里,也有一看就是聪明的孩子,但学习就是不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共同思考一下,那就是如何进行学习。
首先,每一个孩子从踏进中学大门起,都是想好好学习的。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好和差,他都会在新学期暗暗下个决心:我一定要争口气,一定要好好学习,让大家对我刮目相看。
决心都有,我们也相信大家的决心。但是,“怎么学”却真是一个问题。大概好多同学都不清楚。我现在就能感受到同学们那一颗一颗渴望学习的沸腾的火热的心。那么“怎么学”呢?就需要有一个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了。
1、注意预习 基本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
中学和小学不同,就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预习在学习中尤为重要。预习时一定要拿着笔,在书上勾、点、圈、划。自己去概况知识点。提出疑问并尝试解决。每次预习一定要找出问题,然后在听课时注意去解决预习时的问题。
2、听课时脑子要围着老师转。
曾有一个家长对我说:“孩子也知道该认真学习,可就是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的建议是从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开始。例如,观察2棵树,找出它们的树干、树枝、树叶、整体和局部都有那些不同。观察2盆花也可以。2个人也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你的脑子就会分析、总结。慢慢慢慢的观察力就上去了。你在看,注意力也上去了。其实,说白了,观察力就是注意力。
3、有了问题怎么办?——不要把问题堆成山。
有一个家长带着孩子找我咨询:“孩子初一学习不错,到初二了,成绩下降的厉害。”我通过和孩子交谈了解到这个孩子较内向,不敢问问题。便和他算了一笔账。假设每节课出现了10个问题,你听懂了8个,有2个不会,也没有问。就堆积了2个问题。一天按7节讲读课计算,你就会堆积16个问题。一周就会有80个问题。一个月就会有320个问题。一学期就会有1600个问题。有这么问题不去解决,成绩不下降才奇怪呢。所以说:只有敢于问问题,不把问题堆成山,才会把学习搞上去。
有的同学会说:“问问题,有时候老师会生气,怎么办?”你一定要理解。你去问问题,老师为什么生气。你想,一个老师要面对100多个学生。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作业,如果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多时,他会有不开心。你要记住,老师这时候的生气不是对你生气,而是对作业生气。你想想,古代弟子拜师学艺,只有那些能忍受师傅打骂、肯吃苦耐劳的徒弟才会学到师傅的看家本领。为了学习,我们受点委屈算什么。
记住:只有敢于问问题,善于问问题,我们的学习才会提高。千万不要把问题堆成山。
4、学会复习巩固。
有人做过一项实验。结果发现,在学习的最初阶段里对学过的知识遗忘的速度很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一、两天后变化就不大了。所以,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做到及时复习。我们最好在18小时内把学过的知识巩固一次,第二天再复习一下,知识就基本上是你自己的了。反之,如果不及时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多内容就忘记了,再去复习就是事倍功半。不如乘还没忘记或忘得较少时候赶快复习,这样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不懂遗忘规律,但他在2000多年前就指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同学们,我们现在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把学习搞上去。
最后,我相信,同学们听了这次讲座,一定会好好进行思索。开头我就说过,我们来到九中,都是抱着一个良好的愿望和坚定的决心来的。现在,我们明白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我们一定会在这里实现我们的理想,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
我在这里预祝同学们在九中的学习学有所成,将来都能考取理想的高中和理想的大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