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交流

服用抗焦虑和抑郁的药物-为自己选择负责

2 0
11-27 08:31 发表在 抑郁专区|点击返回|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本帖来自-- 江苏淮安


     我仍在服用抗焦虑和抑郁的药物,虽然已三、四个月了,但还在初始阶段,我知道可能治疗的时间和服药的时间会有些长。也常有人告诉我该“靠自己”。可我尝试后依然需要药物支持,甚至想:要是早一点吃药,是否就不用白费那么多努力?
    和你们的劝诫一样,我也总苛责自己运动不足、情绪不稳,能量不够,气血不足。我也没找到合适的中医调理,甚至没力气去找。我在想,如果西药能直接缓解问题,为何还要耗费精力对抗这一个生命难题?人生还有那多的世界和疆域可以去拓展,我为啥一天到晚都在不停的把快要倒下的自己扶正。
    人真的很奇妙,总会被别人的说法影响。那些靠各种办法成功走出困境的人,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告诉还没成功的人该怎么做,但他们未必懂没走出来的人的挣扎。没走出来的人也会自我怀疑,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
   我吃西药时也会犹豫,会不会其实我可以不用吃药?但当下的我,只能做出吃药的决定。也许三年、五年、十年后回看,我会后悔,但我能接受当时的选择 —— 就像三年前第一次吃药,现在回想也有过后悔,可在当时的症状下,我根本没有能力不吃药就熬过那段日子。这三年里,我明明成长了很多、也有了不少感悟,如果说再次吃西药就是一种失败,那这些零零碎碎的收获,难道就不作数了吗?
    药物治疗与自我成长并不是对立的。药物帮我筑起了一道堤坝,让我不至于被生活里的鸡毛蒜皮完全淹没。
   今天下午,随手翻开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他说,“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不仅指身体的不便,我们每个人都有办不到的事、跨不过的坎,这些都是生命中的限制。而“残疾”,只是把这种限制具象化了。
   深受触动。不只是身体障碍,还有生命的普遍境遇——我们都有自己的“不能”,不论暂时还是永久。
   所以,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无视局限,而在于带着局限依然前行。那些为活得更好而做的选择,也不是耻辱,而是一种对生命希望和忠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启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启智网平台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本平台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真实性自行辨别;所有涉及心理诊断或说明内容不作为医学根据使用,科学诊断还请到专科门诊;
6、如果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启智网平台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分享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猜你喜欢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安装手机版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