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免费咨询交流阅读

400-7822-888

返回顶部
【招生信息】 2018面试热点话题:别让家长群成为家长的负担

无论是事业单位考试还是公务员考试,面试都是考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面试题目中,很多会涉及到一些面试热门的话题。安徽华图:http://ah.huatu.com/sydw/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2018面试热点话题:别让家长群成为家长的负担!

2018面试热点话题:别让家长群成为家长的负担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不少中小学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建群促进家校联系。然而实际中,原本的交流平台发生变异,有的学校在其中发布教学内容,家长好比“助教”一样被绑架在学校教育中,产生心理焦虑的同时也给学生造成更大的课后负担;有的群还异化成“攀比群”“马屁群”甚至培训机构的“广告群”。(摘自北京青年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毫无疑问,家长QQ群、微信群等的流行和普及,已经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方式。从布置作业到家长给孩子请假、学校组织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再到家长就班级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供学校和老师改进工作等等,都可以在“家长群”里面来完成,随时随地、省时省力。这种学校和家长、老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全新的交流和沟通平台的出现,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

但是,各种班级群、家长群的盛行,也带来一些问题和弊端,遭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吐槽。比如不少家长反映,对于一些超过课程标准的知识,老师按规定不能在课堂上作要求,于是通过微信群布置,教的重任就落在了家长的肩上。再比如按照教育部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能布置书面作业,而各种家长群就成了变相违规的渠道。当家长群异化为“助教群”,无形之中就加重了家长们的心理负担。

每天看群提心吊胆,家长添“心病”

“老师每天要在群里贴出班里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本,还要点名哪些同学写得不好,作为家长能不提心吊胆吗?”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刘女士说。

如今不少学校通过微信等形式群发消息,建立家校互动平台,这无疑有助于密切家校联系,但对不少家长来说却添了块儿“心病”。

“尤其当在群里发布孩子学习成绩、点名表扬或批评的时候,简直是自己回到了学生时代。”刘女士说。

除了孩子的学习表现外,群里发布的各类学校作业也对家长造成压力,继而转化为孩子的课业负担。

家长沈先生说,孩子虽然只是上小学,但每天各种课外作业通过微信群分发到家长手中,做完后再通过微信群上传,相当于公开了每个人的作业,所以家长们都想尽一切办法帮孩子把作业做得漂亮,甚至直接代劳。比如,一次学校要求家长陪同进行拓展阅读,不少孩子阅读后,还将相关的课外知识梳理并制作成了PPT发到群里,这究竟是孩子做的还是家长做的?

在公开的平台上,作业的“含金量”高了,老师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刘女士说,一年级就要求每周一篇看图说话,题目群发给家长,让家长辅导孩子写下来。“原本要求的‘说’,变成了‘写’,没有家长教孩子根本完不成,感觉家长像是‘助教’。”

不少家长反映,微信群成了“超纲”的作业本,对于一些超过课程标准的知识,老师按规定不能在课堂上作要求,于是通过微信群布置,教的重任就落在了家长的肩上。比如,按照教育部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能布置书面作业,而各种家长群就成了变相违规的渠道。

“没有对比就没有焦虑。”家长黄先生说,此前孩子小升初时群里明显感受到家长的焦虑。家长每天教孩子作业到晚上10点、11点,学校放学了,孩子还在学,只不过家长成了老师,家里成了课堂。

此外,一些工作在异地以及经常出差的家长反映,孩子经常因为家长没有做好群里要求的工作而被老师批评,对孩子很不公平,似乎家长承担了学校教育的重任。

“攀比群”“马屁群”“广告群”,家长群变异了

微信家长群除了会变成“负担群”外,还有各种变异的可能。

——变成“攀比群”。暑期一到,某小学一个班里的群就热闹起来。有的家长晒出带孩子四处旅游和游学的照片;有的家长晒出参加校外培训班的高难度题目;有的家长则晒出孩子过生日时的奢华场景……

幼儿园孩子家长龚女士说,临近某个孩子生日,老师会在群里提前祝福他,并建议生日当天给班上其他孩子送个小礼物,家长一般都会同意,但礼物越送越昂贵,有一次班上一个孩子给每人送了一套文具,价值百元,给下一个过生日的孩子家长极大压力,如果按照这个规格,一次生日光送礼物就要几千元。令人忧心的是,在许多大城市,这种操作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变成“马屁群”。一些家长展示了班里的家长群,有的家长对老师献上溢美之词,浮夸造作;有的家长动辄搬出某某老师的金句名言,阿谀谄媚;有的引发其他家长的连锁反应,形成刷屏之势。

一些家长反映,群里家长经常会动用各种资源讨好老师,比如,文艺活动时主动提供服装;课外实践时主动提供场地等等,给其他家长无形的压力。

——变成“广告群”。“请投几号一票”“请关注一下上面公众号”之类的消息时常活跃在一些家长群里,而当老师发布出这类广告消息时,家长不管是否情愿,都会照做。

小学四年级孩子家长陆先生说,老师曾在家长群里发布一个培训机构的市场调查,要求所有家长填写,变相地帮助培训机构获取了隐私信息,开拓了市场。

综上所述:在建立“家长群”之初,就不妨订立群规,约法三章,以避免以后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违反“群规”的家长,要给予及时的提醒和警告,一再违规者,则实行禁言制度。“家长群”的良好生态、和谐氛围,关系到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老师和家长的沟通等等,所以确实需要“减负”,需要各方共同的呵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学习帮平台 - 贴文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学习帮平台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学习帮平台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果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学习帮平台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举报

你要努力了

未知地区

谢谢楼主,说的有道理!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

你要努力了

未知地区

谢谢楼主,说的有道理!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热门问答 更多热门问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www.9axl.com! X3.5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学习帮
  • 苏ICP备2023021522号-2 | 营业执照 |苏公网安备32082902000140号 |学习帮--助力解决学习、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