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
1.高敏感并非弱点,而是独特且宝贵的特质。可以通过写日记或与信赖的人交流,不断提升自我觉察与理解。
2.记录并分析情绪反应,避开“情绪雷区”,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
3.设定个人边界,学会在必要时勇敢说“不”。保护个人空间与隐私,创造安全、舒适的空间与环境。
4.可尝试正念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式来平复情绪;可通过阅读、艺术创作等方式表达情感,让内心得以释放。
5.保持规律饮食、适度运动,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帮助。
你的心情特别低落,而心情低落的原因,在旁人看来却并不是什么大事。你也觉得因为一些小事心情就会低落,完全没有必要,但有时一遇到事,不分大小,心情就是会低落下来。你也许会问自己:“我是不是高敏感人格?我不想因为一些小事就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糕,我该如何应对各种生活的挑战呢?”
首先,高敏感人群是指对内部和外部刺激的感受及反应比一般人群更为强烈和深入的一部分人群。但高敏感不是缺点,而是一种特质。因为高敏感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对周围事物保持警觉和洞察,避免危险,它可能赋予你独特的视角和能力。通常高敏感人群有着更强的同理心,内省力更强,对艺术领域有更深厚的感悟力。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高敏感人格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具有这种特质的个体会觉得自己多愁善感,但同时这样的人也富有同情心和创造力,可能在艺术及关怀他人的工作领域有潜力。但有时高敏感加上糟糕的自我认同,则有可能放大个体的不足,或让此类人群产生反刍性思维,进而固着在问题上而感受到痛苦。
其次,高敏感人格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在面对快节奏和高强度的冲突环境时,高敏感人格加上糟糕的自我认同,会让个体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并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因为那时的你,可能需要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往往会在接收到大量外界刺激后感到身心疲惫,也更容易发生情绪低落和沮丧。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来照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糟糕的自我认同是你过去的负性经验,而不完全是你。
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处理负面情绪。也许你并不是高敏感人格,或许只是最近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压得你喘不过气,以致对周围的环境刺激变得敏感了。
方法1
自我悦纳
自我悦纳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意味着对自己无条件的爱与尊重,它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感悟,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我认同感,它需要你通过不断地训练习得。
你可以通过写日记或与信任的人进行交谈来提高对自我的觉察和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你也不需要完美,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
你也可以每天对一个人或事物表达感恩,或感恩自己,如感恩自己始终那么爱自己或感恩自己想变得越来越好的那份执着。无论这件事情有多大,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专注于生活的积极面。
方法2
掌握情绪的触发机关
记录并分析自己的情绪反应,找出不同情境下的触发事件,知道哪些情况下自己会变得情绪过激,并有意识地避开这些“情绪雷区”。
在此过程中,你需要识别情绪,觉察自己正在经历何种情绪,是愤怒、焦虑,还是悲伤或其他情绪?识别和命名情绪,觉察情绪,防止被情绪驱使做出冲动行为。
方法3
设定个人边界
个人边界的设定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你的需求及认知的变化,可以做一些适应性的调整。学会适时地说“不”,创造有利于身心放松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感官刺激,如降低噪声、保持环境整洁等。
此外,注意个人空间和隐私保护,想办法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物理空间。设定符合自身能力和需求的目标,避免过高或过低的预期带来的自我否定。
方法4
积极认知与应对
面对挑战时,尝试从积极的角度解释事件,避免掉入过度消极的思维陷阱。可以学习向自己提问,如“这件事情的发生除了负面影响,还有没有其他正面影响,或许这个正面影响不是现在的,那在将来有没有什么积极影响?”“这个事情的处理,还有没有什么可能性?”“除了限制之外,还有什么可供利用的资源?”等。
此外,也可以通过正念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法来缓解焦虑和紧张,或通过写日记、阅读、艺术创作等方式表达情感,规律饮食、适度运动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方法5
建立支持网络
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坦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让他们理解和支持你。
寻找具有相似特质的朋友,分享经验、相互支持,不断维护和发展自己与他人的联结,使这些联结在面临压力和挑战时更加坚固和可靠。
最后,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高敏感人格不是缺点,而是一种你需要关注的特质。它对你而言,不见得就是坏事!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认知自我 启航人生——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组织编写: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本文作者:
云南大学 滕燕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