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免费咨询交流阅读

400-7822-888

返回顶部
话题|中国式父母:活着是台印钞机,死要变成一堆人民币……


01

周末的时候,去医院看望一个朋友的妈妈,重症晚期,从四川来京手术,虽然很不乐观,但她的脸上还是挂着笑,历数着自己的好运气:中过两百块钱的彩票,车祸幸存,之前的肿瘤检查为良性等等。


她的女儿曾经走得顺风顺水,独生女,一路学霸考上清华,毕业进外企,一路拼杀到中层,有房子有孩子,又响应国家号召要了二胎,看起来日子过得不错。


她有时想起母亲时会在车里放声痛哭,尽管曾经对父母有过各种不解和微词,但年龄到了,事就来了,也更能理解了,她觉得自己慢慢的也活成了他们的模样。


不论在哪里奋斗,得承认,父母是永远的港湾,这种依赖不仅是在精神上,更有精力和经济上的扶助,压力无处不在,可能,这种血脉里传承的代际支持,是我们一代代繁衍不息的密码吧。猫哥征集了9个案例,来看看这些有笑有泪的生活。


在每个中小学、幼儿园门口,等待接孩子的多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因为上学很早,下学也很早,任何在职场上有想法的父母基本都没办法完成接送孩子的任务,于是长辈的余热再度发挥,他们从故乡启程,奔赴子女所在的地方,成为高龄的“漂一代”。



与琐事相比,婆媳关系难处更让曾阿姨难受。


起床太晚、不固定饮食、爱玩手机、辅导学习容易发火…….每件小事都可能燃起婆媳间的言语交锋,最近又发生了大争吵:平常儿子一个月给四千块供日常买菜等等开销,八月份她回了趟老家,媳妇叫来自己的爸爸帮忙,老爷子走时说一个月有两千就够了。


03

老后分居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们被迫学会了视频聊天,有时会聊着聊着都哭了。


二代们能理解这种苦闷,但是无解。没有父母的扶持,他们在大城市的生存将更加艰难。


05

永远的钱包


虽然身材娇小,但她们每次背150斤的货物上山,一天往返几趟,徒手登山已经非常累,何况背着比自己还要重的货物,有些男子都受不了这样的重担。她们每月收入四五千元,跟一个女挑山工闲聊,她每月将自己的花销控制在三四百块,剩下的钱,要存下来帮儿子买房!


听到的人无不感慨。


农耕民族对土地和房子的感情怎么渲染都不为过。经过几轮普涨,依靠年轻人自己已经无法战胜房价,于是六个钱包买房成为常态。


06

“父母要来了”


“父母要来了”,这个问题让老叶伤神。


老叶在京快20年了,有房有车有孩,很平静的小日子,但多两个人就难了。


首先是房子,90平米的两居室,三口之家,女儿日渐长大要有独立的房间,父母来了住哪?不是短期的旅游,而是很长期的生活。


对于这个要求,老叶是无法拒绝的。他是独子,父母在东北,90年代经历了下岗潮,几千块钱买断工龄开始自谋职业,摆过地摊、支过早点铺子,一点点攒钱,困难时付不出老叶的学费,天道酬勤,最微不足道的生意撑起了一家人的天,支撑老叶大学毕业,而到了需要买房时,父母居然还变戏法一样拿出40万……


从来没想过改善住房的老叶不得已把这个问题提上日程,十年没买房,价格涨了几倍,虽然老房子很值钱,而父母为了来京还带来一笔积蓄,但他需要一个140平米左右的三居室才够,看中的房子基本都超过900万,这样就需要一笔贷款,刚刚还完房贷的老叶还得重回房奴的行列。


“也没啥挺不过去的,就是别出啥意外。”一家人现在努力锻炼身体,爹妈很清楚,如果他们生病倒下,他们家这艘小船会变得非常艰难。


小县城、农村里焦虑的父母更多。


因为缺少收入的来源,他们的子女在婚嫁时屡屡受挫。


《财经》杂志记录过一个案例,河北沧州某县地税局的公务员尹成经人介绍与第三任女友相处半年,又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县城里的婚嫁就是一场谈判,尹成的父母在当地农村,尹成研究生毕业后父母帮他在县城里买了一套房,但是女友家庭要求订婚当天带20万元的现金,同时在邻县再买一套房,方便看女方父母,这远远超出了尹成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尹成月工资不到4000,父母已退休,于是,这场婚姻的结局是典型的“县城式分手”,恋人成了熟人,再见如宾,没什么波澜。


尹成觉得还好,但是父母很难接受这样的打击,儿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但父母的能力越来越小。


彩礼,这种很中国特色的习俗是很多男孩子父母的心病,他们把儿子晚婚或者无法结婚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无能,如果有处理这个问题的办法,很多父母甘愿付出一切。


父母和子女能在一起的还算不坏,空巢老人的问题日益严重,但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北大、清华的行政部门每年要花很多时间去关照学校早已退休的老教授们,都是国家级的大教授,但是子女基本都在国外,说起来都很成功,但是老人们的生活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好。


买菜、做饭、洗澡、家务事都是麻烦。所以,像钱理群教授干脆卖了房子住进了养老院,“至少生活上可以更方便一些”,但不是每个老人都有这样的勇气,每月两万的费用,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


最可怕的是疾病。不久前有篇热文,一对老人,子女清华人大毕业,但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北京,留在省城的老夫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老太太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老伴儿患有严重的高血压。日常生活中,他们是彼此的医生,一个替另一个量血压,一个监督另一个按时服药。他们知道控制病情的重要性,而且心里都很清楚,一旦其中一个倒下了,另一个都没力气将对方背出家门。



09

“我们都好”


10

养你到天荒地老


曾经有个话题,如果孩子是你最大的投资,你有机会收回成本,甚至获得高额的回报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知道,只是每个父母最容易做到的长线投资和价值投资,回报于他们只是一个副产品,这种温情看起来琐碎又矫情,却能支撑我们度过各种艰难时刻。


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吧。


本文引用自银河证券服务微信公众号、华尔街见闻,京城投资家,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学习帮平台 - 贴文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学习帮平台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学习帮平台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果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学习帮平台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举报

尐汍孒

未知地区

谢谢楼主,说的有道理!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燕子何利利利

未知地区

么么哒得天明家长说的不错!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志当高远i

未知地区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也遇到过!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3

尐汍孒

未知地区

谢谢楼主,说的有道理!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燕子何利利利

未知地区

么么哒得天明家长说的不错!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志当高远i

未知地区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也遇到过!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热门问答 更多热门问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www.9axl.com! X3.5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学习帮
  • 苏ICP备2023021522号-2 | 营业执照 |苏公网安备32082902000140号 |学习帮--助力解决学习、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