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 今天距淮安市地生中考

学习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用微博登陆

点击用微信登陆

搜索
查看: 970|回复: 2

泊秦淮历年中考题

128

主题

0

好友

1928

积分

版主

语文老师 发表于 2017-1-4 19:57:2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来自-- 江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意】
  秦淮河的夜晚,烟雾笼罩着冰凉的河水,月光映照着岸边的沙滩。我的小船停了下来,距酒肆不远。
  一阵轻盈的歌声传来。歌女们不知道亡国的痛苦,在江对岸婉转高歌,好像在唱后庭花一般。
  【写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典故化用】
  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后主所作诗篇,后世多称为“亡国之音”。
  【表现手法】
  这首诗借古讽今,诗中后两句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重要词句】
  1. 烟笼寒水月笼沙。
  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联系在了一起,给人灵动的感觉,有意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
  2.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中“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诗歌风格】
  感情深沉,意蕴深邃。
  【中考链接】
  1.(2013四川南充卷)诗词鉴赏。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8湖南娄底卷)阅读泊秦淮,回答问题。
  (1)“烟笼寒水月笼沙”写出了秦淮河上的朦胧夜景。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这一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 泊秦淮
  这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学习帮平台 - 贴文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学习帮平台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学习帮平台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果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学习帮平台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主题

0

好友

1928

积分

版主

语文老师 发表于 2017-1-4 19:59:1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来自-- 江苏
【诗词展示】
泊秦淮
□[唐]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名句点睛】
本诗乃诗人夜泊秦淮河畔时的触景感怀之作,讽刺了那些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其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堪称本诗的名句。
【走近中考
1.(2013年湖北十堰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默写填空。
杜牧在《泊秦淮》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婉曲地表达出对官僚豪绅沉溺酒楼欣赏亡国之音而完全不顾衰微国运的强烈不满。
2.(2013年四川南充中考语文试题)诗词鉴赏。(诗歌略)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的画面。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2.(1)凄冷、迷蒙(2)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解析:第一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诗歌名句的记诵能力。在古诗文默写中,最容易失分的就是理解型的默写题,题目中经常会出现许多限制语或重要提示。答题时,大家一定要认真审题,切忌因为题目“眼熟”就草率回答。第二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在具体语境中品析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诗词内容的整体把握,这需要同学们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定的答题技巧。
【模拟真题】
1.对本诗的分析,下面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诗境,谈谈本诗第一句中的两个“笼”字究竟好在哪里。
3.“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结合诗句品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请导入DIY包内的forum_viewthread.xml文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