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自行车出发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中学 朱华月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每当听到儿童歌曲《铃儿响叮当》时,我便想起那渐行渐远的自行车铃声。
许多年前,在乡间小道上步行时,身后总会传来一串串清脆的铃声,提醒前面的人让路。我喜欢这种铃声。它如泉水叮咚般轻盈,又似上课铃声般清越,它更像一首进行曲,我喜欢踩着它的节奏前行。然而,这脆脆的铃声已经久违了,我想念这脆脆的铃声,就如同想念老朋友一样。
我家珍藏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永久”牌的,这辆车我骑了近20年。它的坐垫破损,露出了里面的垫弓。车身锈迹斑斑,车胎瘪瘪的,轮齿磨秃,链条滑落。它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浑身脏器老化衰退,无法行动,只能静静地呆在角落里。
“家里有几辆电动车,还有汽车,要这破车干什么?趁旱把它卖了。”
妻子总嫌它碍地方,每有收荒的在门前叫喊,她就想起这辆破车,几次三番地要卖了它,都被我阻止。我说,卖了一文钱不值,还是留着,修修或许还能骑。我退休了还要骑着它锻炼身体呢。
一有空闲,我就擦去它满身的灰尘,抚摸着它斑驳的车身,然后情不自禁地按一下车铃,一串串脆脆的铃声,让我想起和它一起走过的艰难岁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师范毕业,分配到离家一百多里的一所海滨学校工作。那时,交通不便,从家到学校,没有直通车,要绕道县城转车,且每天只有一趟班车。来回一趟,车费要花去月工资的五分之一。不但车费昂贵,乘车过程也够人难受。大巴破旧,四面透风,行驶在坑坑洼洼的沙石路面上,灰尘不断往车里钻,客车上下颠簸着,像顶着巨浪航行的船只,蜗牛般前进。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到达终点时,人已经晕得不行了。我只是到学校报到时坐了一趟。父亲听我讲述了乘车的情形,拿出所有的积蓄,给我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那时,买一辆自行车比现在买汽车还要难。
新车一买回来,我就坐上去,一边猛踩踏板,一边按着车铃。车轮飞快地转着,发出“吱吱”的声音,铃声如鸣佩环。我异常兴奋,这种感觉在后来买摩托车、电瓶车甚至汽车都未曾有过。
“买新车了?”清脆的铃声引来了第一个看客——邻居二狗子爸。二狗子长我两岁,在城里工作。
“真漂亮,你爸呢?”二狗子爸摸着车头问。
“在这儿呢。”正在烧锅的父亲听到二狗子爸的声音,掸掸身上的灰尘,从厨房走来。
“下来,把车借你三叔用一下。”二狗子爸在父亲耳边嘀咕一阵后,父亲转身对我说。
父亲脑子一定进水了,这么贵的东西,自己未曾使用,倒先借给别人!我虽然不舍得,但父命难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二狗子爸把车子推走,车后撒下一路脆脆的铃声。
二狗子爸把车子推到家不久,二狗子带着几个人从城里回来了,其中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农村人本来就喜欢串门,何况二狗子家来了生客?很快二狗子家**了一群好奇的村民,其中有我。
“这是你家的新车?”一个中年模样的城里人,摸摸车身,按按车铃,问二狗子爸。叮零……叮零……,伴着铃声的是一张张羡慕的笑脸。
“嗯,昨天刚买的,360元!”二狗子爸的语气中透着高兴和骄傲。然后,让二狗子骑车驮着那位姑娘逛街去了。
后来我才知道,二狗子在城里谈了一个女朋友,那几个人是来相亲的。原来二狗子爸借车是撑门面的。那时条件差,为了孩子能谈成婚事,有借衣服的,有借鞋子的,也有借家具的,甚至还有借房子的。这一切现在听起来都是天方夜谭。
自此,我就骑着这辆“永久”出发,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虽然要骑行四五个小时,但比坐汽车方便多了。每个学期总有一两个星期天,我组织我的学生骑着自行车出门旅行,女生在前,男生在后,4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几百米,像一条巨龙在乡间小道上行进,引得路人驻足观看。我们这条骑车巨龙向西瞻仰三仓烈士陵园,北上参观大丰中华糜鹿园,东征领略大海的潮涨潮落,南下在盐蒿地里野炊……现在想来,在我们农村中学,这样的骑车出行,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
那时堤东的公路,全是沙石路面,汽车从身边经过,掠起满天尘土,将我罩于其中,到家或学校时,对镜自照,脸面暗黄,头发、眉毛上落满泥土,像结了一层厚厚的霜,两只鼻孔像两个黑洞,用手一抠,满是黑泥。前些时候,到黄海森林公园游玩,我惊诧莫名,尘土飞扬的沙石路变成了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像一条条黑色的巨蟒,在林荫和太阳能路灯间蜿蜒游动。道路两旁,整齐的厂房,鳞次栉比。
后来,我调到了一所离家较近的乡镇联中工作。从家到学校是一段十里长的土路。有时上班晴天,下班下雨,这就苦了,干渴的泥路,喝足了雨水,像希糊一般,车轮深陷,如耕田一般,无法骑行,只能手推,推不多远,就要折根树枝,剔去卡在车轮和车叉间的烂泥。实在无法推行,就扛着车子步行。这样的土路曾苦煞乡村百姓。外面的大车进不来,村里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转眼间,三十多年星转斗移,这种“好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的风景已成历史。不必说交通要道,就连乡村的羊肠小道如今都是平坦的水泥路了。路在变化,我的坐骑也换了一代又一代,现在连钓鱼都开着汽车来往了。
生活富裕,家庭幸福,工作顺心,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美,像蜜一样甜。但我总忘不了那脆脆的铃声,在我的心中,它不是铃声,而是祖国前进的伴奏曲,伴着我们的祖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我们走在富强的道路上,日子过得响当当,我们幸福又欢畅……”每当谈起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哼起自己改版的《铃儿响叮当》。
我有一个愿望:退休后把我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修复翻新,我要骑着它,载着我的孙子,在城市、乡间悠闲地行走,在脆脆的铃声中,一路向前,一路欢歌,一路赏景,一路跟孩子述我的骑车史,讲述祖国变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