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免费咨询交流阅读

400-7822-888

返回顶部
“连家庭作业都不改,孩子长大会和你一样失败”,老师怼家长引出的话题
“家庭作业就应该家长批改”“连家庭作业都不批改,孩子长大会和你一样失败”。近日,江西吉安某小学教师在微信群批评未给孩子批改作业的家长,认为他们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一时引发热议。

而家长们也很委屈,千奇百怪的作业、发送听写、背诵的视频、做PPT、做手工,有家长说,放学后的时间如同“打仗”一般。

在争论中,家校合作这个话题再一次成为焦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让家庭教育更科学规范,如何让家校合作更紧密高效?记者采访了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

家长:作业多、任务紧、负担重

李女士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她的女儿今年6岁,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她每天的家庭作业是这样的:“语文需要写字、写笔画、写拼音、背诵,还需要发背诵视频给老师,每天需要阅读半小时并发送阅读视频的片段给老师。数学需要写数字及符号、训练口算(一秒钟一道题并且发视频给老师),英语作业在APP上完成。体育课需要发跳绳视频给老师看。科学课需要按照老师给的模板做植物生长记录,这个记录很复杂,需要拍照、写作和用一些编辑软件制作。这是每天的常规作业。”李女士告诉记者。

全部完成这些作业很耗时间,李女士表示,他们经常到晚上八九点钟还在赶作业。“大家的视频都在班级群里发,别的孩子背诵得流利通顺,自己的孩子自然不能太落后,别的孩子阅读得声情并茂,自己的孩子就不能平铺直叙,这样的训练耗时耗力。”

张女士的女儿同样6岁,她遇到的情况类似。“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下不能布置书面作业,于是我们的作业全改成了制作PPT、视频发送和APP作业。我小时候作业都是书面作业,我记得很容易完成,还有很多课余时间,但是现在没有书面作业了,作业更难完成了,课余时间也快没了。”

在记者采访的学生家长中,大家都提到了“任务紧、负担重”的问题。“我们都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无暇进行家庭教育,都在疲于应付学校任务。”张女士说。

家庭作业的完成过程,也许本身是给孩子和家长亲子互动的空间,但由于作业要求多、要求高,甚至成了压在家长身上的“三座大山”,他们希望身上的担子能更轻一些,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真正进行互动,有更多时间进行家风家教的教育。

教师:站好位,不错位

家长们有牢骚,教师们也有自己的委屈。教师们形容,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句“工作忙,老师多管教”就彻底丢到一旁,仿佛“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

为什么家校合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北京市顺义区教委德育科副科长谢岩认为:“家校合作最重要的前提是理解和信任。要厘清边界,站好位,不错位。”

“如果家校双方都能保持‘我能为你做什么’的心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谢岩告诉记者。“每一个家庭对于教育的理解都有不同和偏差,因此学校应该给予家庭以引导。家庭教育按照学段不同,侧重的重点也有不同,比如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应该在习惯培养方面下功夫,在高年级阶段应该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上下功夫。”

她认为,各级各类家委会也是连接家校之间的纽带。“家委会的作用其实和第三方类似,比如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家委会就可以从中调停,对家庭教育也有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北京市丰台区民大附中中学部副校长王忠荣认为,家校合作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在沟通方式上。“学校教育代替不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代替不了学校教育。但是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为了孩子成长成才。我认为,家长有责任有义务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积极了解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老师也有责任和义务跟家长沟通,而不是全用社交软件沟通解决,这不是良性的情感交流。”

王忠荣认为,从学校方面说,有一些学校特别是基层学校“大班额”问题还比较严重,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可能会把责任下放一些,造成家校之间矛盾的突出。学校应该坚持小班额教学,减轻教师负担。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明确工作职责,如果在小班额的前提下,还把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就太不应该了。

哪些是家庭教育应该涉及的、哪些是学校教育应该负责的?是不是应该有明确分工?在北京小学班主任唐亮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我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就会注意,我不会告诉家长他的孩子上课‘不爱发言、不专心’,因为这是我应该解决的问题,这是课堂上我的责任。家长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家庭教育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一年级孩子,家长们需要教会他自理,自己整理书包、写作业等等。二年级孩子,家长需要教会他自觉,他应该懂得先做作业再玩耍。三年级孩子,家长需要教会他自尊,他应该懂得哪些语言和行为是伤害。四年级孩子,应该懂得自知,哪些是不能做的,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五年级孩子应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能做的是让孩子从‘他主到自主’。六年级孩子应该有一些自律的能力,同样是从‘他律到自律’。”唐亮告诉记者:“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进入初中后,就会有比较好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专家:家校合作主动权在学校

近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建好家长委员会、开好家长会、完善家访制度等措施,希望形成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北京教科院德育中心主任谢春风表示:“家校合作的主动权应该在学校,因为家长们对于教育问题的理解程度不一,在不少家庭,家庭教育出于本能和自发,缺少规范和科学性。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应该承担起这个任务。”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根,由于家长们对教育的理解各有偏差,学校教育应该差序化教学,我想,这就是新的因材施教。有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学校学习也不太吃力,这个时候老师可能给予他20%的关注就可以。有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家庭对他的学习无法提供帮助,老师可能需要给他80%的帮助。老师们应该分清楚哪些孩子需要的关注更多,而不是给予所有孩子一样的关注。这也是家校合作产生育人合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谢春风说。

针对一些家长提出的“学校给予的压力大,无暇进行家庭教育”的观点,唐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家庭教育的功夫应该在涓滴之间,在陪伴的过程中言传身教。比如同孩子交流倾听,而不是代替孩子做决定。孩子的意见和家长向左的时候,家长应该听听孩子的理由,而不是简单地打断。”

谢春风认为,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还应维护教师的权威,告诫孩子“尊师重教”的道理。“我认为还应该给予老师一定的容错机制。一些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和错误,他们绝对不是故意要把孩子教坏,可能只是认知上的偏差。但是如今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教师需要承受的压力就很大,一些教师因此有一些畏难情绪,客观上造成了家校合作的鸿沟。家长和教师就分歧沟通时,应该在孩子不知情的状况下,尊师重教是应该始终牢记的一环。”谢春风说。

(本报记者 姚晓丹)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9日

图片来源:新华社、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本期编辑:邢妍妍 周梦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学习帮平台 - 贴文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学习帮平台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学习帮平台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果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学习帮平台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举报

JOJ

未知地区

这个问题真的是令人头疼呢!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

JOJ

未知地区

这个问题真的是令人头疼呢!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热门问答 更多热门问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www.9axl.com! X3.5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学习帮
  • 苏ICP备2023021522号-2 | 营业执照 |苏公网安备32082902000140号 |学习帮--助力解决学习、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