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 今天距淮安市地生中考

学习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用微博登陆

点击用微信登陆

搜索
查看: 1117|回复: 2

[分享交流] 别让孩子说孤独!家有青春期孩子,请耐心读一读~

3

主题

0

好友

8

积分

懵懂无知

我自幸福 发表于 2018-11-4 18:33:2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来自-- 江苏淮安


plrL4T5RsTE6x0W9.jpg


gL1E3UQLu7VV7Osk.jpg



“我的孩子现在很少和我们大人说话,每次跟他说什么,他总是用嗯、知道了、随便,或者用沉默来回应我们。要是大人说多了,他嫌我们烦,便会一声不吭的回房间把门反锁起来。”


家长们常常发现小学阶段的孩子,大多活泼、可爱、好动,可到了中学怎么就呆滞、无趣、麻木,难以沟通了呢?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有这样一种体验: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于是总想一夜之间成熟起来。父母的关心不再像过去那样暖融融打动心扉,反而觉得唠叨刺耳;老师呢,在心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信;就连平时挺要好的同学,现在也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了,自己一肚子的心事,不知道该和谁说。于是,他们总会感叹:“没人理解我!”“我好孤独!”



klzuYL670nynwZtB.jpg


今天的“浙江家长学校”,杭州市第十四中学冯冬怡老师要和各位爸爸妈妈聊一聊怎么去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如何帮助孩子化解青春期的孤独感。


XE1UgbglWUmgMUum.jpg
课前预习


听课前当然是要为大家

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讲教师

↓↓↓

D7qk0bB4BZ77qw25.jpg

冯冬怡


杭州第十四中学专职心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浙江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多年从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中生心理咨询方面有十余年的实践经验,曾获杭州市育人先进、浙江省教科研先进等荣誉称号。所撰写的论文《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学生生涯规划的实践与研究》等获得省、市论文大赛一等奖。


w6TYwDMQmJGh66qD.jpg
认真听讲


如何帮助孩子化解青春期的孤独感

主讲人:冯冬怡 杭州市第十四中学



没有流量的朋友也不要着急,小编也为大家简单地整理了文字版的讲课要点,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啊!



“没有谁比青年人从他们孤独小房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没有谁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部世界了。”

——德国心理学家 斯普兰格


每个孩子在青春期,都可能会产生孤独感,这不是一个孩子会出现的现象,是不少孩子会遇到的问题。


ppU7HL2hlGhGH2PH.jpg 青春期的孤独感主要有哪些表现


没有亲密的朋友交流

不愿意主动交往

交流的范围狭窄

更愿意通过网络来交流

没有自己感兴趣或者高兴的事情

充满孤独、寂寞的主观体验


W7p856cDQMUpQcPd.jpg 什么是孤独感?


曾经有人做过一针对中学生的调查,“孤独”是什么?


“孤独是想要融入群体失败后的无奈”;

“孤独是不被认同和接纳后的迷茫”;

“孤独让我害怕,却无法逃离”;

“孤独让我感到空虚和无力”;

“孤独是一种不迎合别人的倔强”;

“孤独是一种笃定自己道路的专注”;

“孤独使我对所拥有的更加珍惜”;

“孤独给了我独立思考的空间”;

“我害怕孤独,但也享受孤独”;


由此可见,孤独是一种与外界“失联”的状态。感到孤独的人,常常会觉得没有人能理解自己,人生百味,独自品味。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如抑郁等,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人格不够健全。


Y88z1vx1azvGAn0X.jpg


UZKYrf8fA19AAnLF.jpg 青春期“孤独感”的成因


内因:


①青少年发育中有一种常见的阶段性的“闭锁心理”。青少年正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想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常常把握不好度,以至于出现和家长或外界对立的姿态。


②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产生了许多独特的想法,但他们往往在心中筑起一道墙,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导致他们缺乏朋友。


外因:


①目前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通常只有一个小孩,常年习惯于与大人交流,再加上往往居住在小区里面,许多小孩子也习惯互不往来;


②父母都在忙工作,和孩子的交流很浅,通常就是问问考得好不好,钱够不够花,无法接近孩子的内心。父母的不理解让他们感到孤独;


③随着科技发展,很多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过度依赖现代通讯方式,习惯于上网聊天、发手机短信等方式交流,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相对减少。

TISSR9RzvXgrpRs7.jpg


BhBTNN1SGbGG0s3f.jpg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孤独


反思一下:作为父母,你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停留在哪一个圈?


X1ozGDjNjdJ1l4jv.jpg


家长拥有健康的人格


GeVf4n9mkTzC4uJk.jpg


陪伴重于要求,与孩子一起成长。


现在的孩子,在学业成长过程当中压力还是有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这时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永远陪伴在他的身边,不管遇到任何的风雨,爸妈都能够与他一起面对。与孩子共成长还包含了家长愿意让孩子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让孩子能够畅谈身边发生的一切事件,与孩子做一些深层次的交流。


可以关心孩子学习状态,不过多关注孩子的成绩,不过多比较孩子的差距。


作为家长在这个阶段不可避免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但是过度的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过多的比较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会让孩子非常反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就更不愿意与你多交流,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


所以说家长可以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包括孩子的情绪,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愉悦程度,孩子内心当中对学习的那种需求程度,我们可以适可地去帮助、引导他们,但单纯对孩子的那种学习的结果以及过度的那些比较,我们要尽量避免。


WHbwbBpwFBhlfhBu.jpg


尊重但不放任,不过多否定孩子的思想,与孩子有平等的交流。


有的家长认为尊重就是听孩子,不是这样子的!尊重是在与孩子平等的交流的基础上能够与孩子有一个平等的对话,不是孩子一出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就马上去否定孩子,而是在孩子出现各种想法时能与孩子产生一些思想的火花。这种交流、尊重就是一种不放任的现象。


如果简单地放任,放弃自己的权威感,实际上也只会让孩子更加看不起父母,觉得父母没有水平,无法跟自己进行交流。这时候孩子也会把自己很多想交流的内容与父母隔绝起来。

XuijWpZ1J1JAvVv9.jpg
课后总结



各位爸爸妈妈,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有关自己和社会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需要经过不断思考,最后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 


这个过程一开始,孩子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一下子增多了:不仅要作为子女,还要当学生。在同学中,想成为被人接纳和喜爱的人,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信任。要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对于他们来说还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是他们又想表现得独立和成熟,于是一方面特别需要和别人探讨和交流,一方面又不愿意敞开心扉。



每个孩子在青春期都可能会产生孤独感,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孤独情绪时,就要注意多跟孩子交流。交流时,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vDD29816j6522M6D.jpg


G45cS4204CS81O48.jpg

往期回顾


第1讲:《家长怎样与孩子谈考试成绩》

第2讲:《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第3讲:《接纳孩子成长的“不同节奏”》

第4讲:《比起跑线更重要的是方向》

第5讲:《面对小学奥数热 家长应该怎么办》

第6讲:《新高考一句话讲明白》

第7讲:《玩具如何挑选》

第8讲:《尊重孩子的磨蹭》

第9讲:《如何帮助孩子缓解考试焦虑》

第10讲:《家长情绪的自我管理》

第11讲:《孩子还小,就不用立规矩么》

第12讲:《引导孩子深入阅读的有效路径》

第13讲:《孩子应考时的家庭膳食准备》

第14讲:《影响孩子一生的专注力》

第15讲:《如何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大学专业》

第16讲:《表扬和批评不是张嘴就来的一句话》

第17讲:《应考也是心理战》

第18讲:《让整理成为习惯》

第19讲:《孩子考试后,家长可以协助做哪些总结与反思?》

第20讲:《你的孩子真的在说谎吗?》

第21讲:《孩子应考时的家庭情绪管理》

第22讲:《生涯规划之志愿填报

第23讲:《“唱红脸”和“唱白脸”——家庭教育要一致》

第24讲:《考试受挫后的“家庭抚慰”》

第25讲:《如何让旅游成为学习的有效途径》

第26讲:《孩子爱玩QQ、微信朋友圈,怎么办?》

第27讲:《孩子间发生冲突,家长该怎么办?》

第28讲:《孩子学做家务好处多》

第29讲:《“认错”上的家庭平等》

第30讲:《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磨蹭》

第31讲:《孩子要约见网友,家长怎么办》

第32讲:《爱孩子,从一起运动开始》

第33讲:《孩子情绪信号的认识与应对》

第34讲:《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第35讲:《不做“负能量”的搬运工》

第36讲:《爱,不该是替代——谈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第37讲:《为人父母者,请放下手机》

第38讲:《当孩子结交了“不良朋友”时,家长该怎么办》

第39讲:《从没话可说到无话不谈》

第40讲:《正确看待孩子人生 “起跑线”上的输与赢》

第41讲:《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第42讲:《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期待》

第43讲:《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第44讲:《入园适应早知道》

第45讲:《当孩子有异性约会现象时》

第46讲:《幼小衔接,您准备好了吗?》

第47讲:《中小衔接可以这样做》

第48讲:《生涯规划从财商教育起步》

第49讲:《不要对孩子提过于抽象的学习要求》

第50讲:《请别打扰,我在做事!——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第51讲:《先习惯,后学业——小学生必备的生活好习惯》

第52讲:《孩子的朋友圈里没有我》

第53讲:《幼儿同伴交往有学问》

第54讲:《当家长权威受到挑战时》

第55讲:《别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第56讲:《孩子可以读“闲书”吗?》

第57讲:《正确认识孩童的玩耍》

第58讲:《你的孩子会自己用餐吗?》

第59讲:《建立独特的家庭文化》

第60讲:《孩子的画有秘密——儿童画的解读与评价》

第61讲:《培养耐挫和乐观心态》

第62讲:《如何对待孩子学科之间的不平衡》

第63讲:《家庭教育之爱和规则》

第64讲:《如何引导孩子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第65讲:《家庭教育的阴阳平衡之道》

第66讲:《陪伴孩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第67讲:《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压力的安全阀》

第68讲:《家庭契约助力孩子成长》

第69讲:《练就一双“顺风耳”》

第70讲:《当夫妻闹矛盾时,如何降低对孩子的影响》

第71讲:《说一说家园沟通的那些事儿》

第72讲:《不做“讲道理”的家长》

第73讲:《父母的爱表达不当,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第74讲:《小积木,大学问——家长如何支持孩童玩积木游戏》

第75讲:《如何让孩子懂事起来——从你的职业谈起》

第76讲:《当孩子被同学欺负时,家长应该怎么办?》

第77讲:《当孩子有欺凌同学现象时,家长该怎么办?》


Dn0z1cJAVQZFFV0c.jpg

视频制作: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本期责任编辑:俞沁


bN1GnsezqL291UuX.jpg

学习帮平台 - 贴文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学习帮平台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学习帮平台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果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学习帮平台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

好友

1978

积分

学问大家

普通家长 发表于 2018-11-4 20:10:5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来自-- 江苏淮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0

好友

213

积分

初具学识

591095704 发表于 2019-4-25 21:20:1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来自-
这样的问题,对我这类学渣而言,我只能沉默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请导入DIY包内的forum_viewthread.xml文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