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免费咨询交流阅读

400-7822-888

返回顶部
【心理咨询】 发现女儿开始不喜欢自己的性别后,父母应该如何引导?
  • 发帖数0
  • 粉丝4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发现在女儿上学之后。不喜欢自己性别了.应该怎么样引导?

本帖寻求解答指导

回复被采纳后将获得奖励 帮币 10 ,目前已有 12 个回复 我来解答

学习帮平台 - 贴文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学习帮平台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学习帮平台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果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学习帮平台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举报

娃娃恋

未知地区

说不喜欢自己的性别其实是很含糊的~不喜欢自己的性别是指不喜欢自己的性别身份(社会性别),还是认为自己长错了身体被困在了错误的身体里呢?如果是不喜欢自己的性别身份,那么就是“gender nonconforming”,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别表达和社会、文化期待不符合。什么是性别表达?就是外在的性别特质,比如气质、衣着、发型、配饰、肢体语言等等。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对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期待,比如认为男性应该阳刚,女性应该情感丰富善于交流。如果一个人的性别表达不符合这种期待,不管是男性想穿裙翘兰花指,还是女孩子剪板寸打领带,那么这些不符合期待的行为就有可能引起周围人的不适,这些行为甚至也可能被约束被规范。但是,gender nonconforming并不一定意味着想要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biological sex),也就是说并不一定想要改变自己的身体。所以家长要注意区分~如果是不喜欢自己的性别表达,而不是想要改变自己的身体性别,那么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女性的身体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符合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期待。女孩子也可以剪短发,穿男孩子的衣服,也可以玩男孩子的玩具或者有符合男性别别期待的爱好和志向,男孩子也是一样。当然,也有可能孩子不喜欢做“女孩子”,但也不喜欢做“男孩子”。性别并不是非男即女,不认同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表达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孩子是不喜欢自己的身体,认为自己长错了身体,那么ta可能会是一个跨性别孩子。如果这种想要改变自己身体的想法是持续的、一致的而且还是很坚持的,那么有一天,ta可能会想要改变自己的性别。那么,怎么能判定这种想法是持续的、一致的,而且是很坚持的呢?不喜欢自己的性别,不管是性别表达,还是自己的身体,都有可能只是在成长过程某个阶段出现的现象。首先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情况。如果你的孩子从很小开始就认同另外一个性别,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想法,自己也认为要改变,那么ta改变自己想法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其次,关注某些特定的年龄段。研究显示,9-10岁的时候许多之前不认同自己性别的孩子可能会改变想法。而青春期是另一个孩子想法可能改变的时候。这时候一些之前性别认同和自己身体一致的孩子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开始想要变成另一个性别。因为在青春期的时候孩子的身体发生改变。当然青春期孩子的想法可能很混乱,家长很难判断这种想法是不是就是一时的想法。所以如果青春期孩子出现认同其他性别的情况,那么可以寻找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心理医生需要有性别认同方面的专业资历)。
至于孩子最终要不要改变自己的性别,什么时候改变性别,影响决定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家庭的经济条件、医疗条件等等。最终做出决定改变生理性别可能需要很多时间。所以,如果有可能,可以在孩子青春期开始的时候,使用puberty blocker,阻断发育,也就是不让第二性征出现。Puberty blocker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决定是否要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而且puberty blocker的效果在停药之后是可逆的。而且这也会让最终改变生理性别变得简单一些。作为家长,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不认同自己的性别表达,还是认为自己被困在了错的身体里,在孩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过程中,其实都可以给孩子很多的支持。首先,肯定支持孩子的想法。其实家长的干涉是非常难改变孩子的想法的。认为孩子的想法是错误的,家长想要压抑孩子的想法,只可能给孩子带来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并没有看到国内的研究,但是美国自杀防预基金会和UCLA 2014年发布的报告就显示,41%的gender nonconfirming以及跨性别人群都有过自杀的尝试。但是,如果家长能支持自己孩子的性别认同,那么孩子遭受抑郁症等精神问题的风险就可以降低至和常人一样。2016年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就支持这个观点。所以在孩子困惑自己性别身份的过程中,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光说支持理解可能有些干。其实具体就是让自己了解更多关于性别的知识。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要去质疑孩子的想法,而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孩子去尝试发现自己喜欢什么。不要再孩子表达想法的时候有评判性的态度,比如告诉孩子说ta的想法是不正常、不应该或者是异想天开的,也不要用一些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的词语,比如娘娘腔这些词。在孩子因为自己的性别认同而遭受歧视或嘲笑的时候,给孩子足够的保护,至少让ta知道家里是安全的,ta可以在家里做自己。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也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其他和ta有一样想法的孩子,找到自己的群体。带孩子看看相关电影和文学作品,比如Tomboy,男孩别哭等等。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肯定会遇到许多阻碍。比如在学校可能会受到同学甚至老师的嘲笑和歧视。如果有可能的话,和老师进行沟通,让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寻求老师的支持和对孩子的关心。如果不行的话,告诉孩子做自己会经历许多困难,会被有些人不理解,鼓励ta勇敢拥抱自己舒服的性别表达,勇敢接受自己,让孩子自我坚定。如果缺乏社会支持,那么至少家长在家庭内部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留心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留意孩子有没有在外受到欺凌,留意孩子身上有没有淤青伤痕等。如果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那么要即使找心理医生咨询。

ReferenceAnn P. Haas, Philip L. Rodgers, Jody L. Herman, Suicide Attempts among Transgender and Gender Non-Conforming Adults, 2014
Kristina R. Olson, Lily Durwood, Madeleine DeMeules, Katie A. McLaughlin, Mental Health of Transgender Children Who Are Supported in Their Identities, 2016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JOJ

未知地区

1.首先弄清楚她不喜欢自己性别的原因。

女儿讨厌自己性别一定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有可能是同班同学的嘲笑,或者认为在运动方面远远低于男生,有可能受排挤,受欺负等等。

2.亲得和女儿真正进行一次只有两个人的谈话。

亲不能太死板,最好能够理性的分析男女的特点,或者没有那么强的逻辑能力的时候,你可以鼓励孩子,最好找一些例子证明,像说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她欣然接受。
亲的语气,亲的态度,都要缓和,温柔。
你是希望和她以同等地位来谈话的,所以最好倾听女儿怎么说,她说话途中不要打断,不要和女儿讲什么大道理,尊重她。

3.最重要的是并不知道她厌恶性别的真实原因,希望亲能提供。这样知道真正原因寻求帮助比在大家不明真相的猜测乱提供方法要好。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宝宝一郎

未知地区

不喜欢就不喜欢呗。喜欢很正常,不喜欢也很正常。主要是做到心情愉悦就好了。喜欢不一定愉悦,不喜欢不一定不愉悦。性别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在这件事上不喜欢,那么去想点别的喜欢的事不就好了。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13750237171

未知地区

看看她究竟想不想跨性别。
这里就是一只不满意自己性别也不想跨性别的人。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娃娃恋

未知地区

那就让她自由发挥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lks162891

未知地区

打断狗腿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蹉跎岁月LV

未知地区

题意表达不清,性别驳认同感是每个人成长经历里都会有的,或多或少而已。
男生向母,女生向父,父母不要太过紧张这是第一点。
正确缓和的引导是比较重要的,如果真的有性别反感,切记不能使用暴力强制手段(包括语言暴力),这个年龄的孩子叛逆心理直接影响到行为常态,一点点细节或语气态度都是一辈子的事。
方法最好是在平时游玩时间和孩子以轻松的语气聊聊,不需要在家里认真严肃的坐下来聊,太紧张压抑,他也会把这事看的过于严重。
态度氛围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13750237171

未知地区

不喜欢性别总有原因的,我之前也不喜欢自己的性别,先弄清楚原因后,再对症下药吧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会飞的猪】

未知地区

赞最高票回答。
如果是单纯不喜欢女性的社会身份没毛病,我也不喜欢。。。因为现在仍是一个男女二元对立的社会,传统性别分工仍然没有被颠覆,你的孩子所反感的其实是“性别刻板印象”,这说明她已经有了自己的问题意识并开始试着独立思考,这非常好。你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她怎样在一个充满了刻板印象的世界生存而又保持自己清醒的认识,告诉她她的社会身份不应该由她的生理性别所决定,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进平权,去消解性别二元对立。
至于跨性别(所谓transgender)的确是存在的,但我强烈怀疑其存在正是由于传统的性别二元对立导致的,正是这个对立塑造了社会中的性别化个体,实际上当你不相信生理性别决定论,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性别的时候,跨性别也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一个性别的光谱。
总之,你孩子的问题需要正视和重视但不需要强行把她改变以使其符合社会规范,毕竟有那么多规定就是用来打破的不是么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2

娃娃恋

未知地区

说不喜欢自己的性别其实是很含糊的~不喜欢自己的性别是指不喜欢自己的性别身份(社会性别),还是认为自己长错了身体被困在了错误的身体里呢?如果是不喜欢自己的性别身份,那么就是“gender nonconforming”,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别表达和社会、文化期待不符合。什么是性别表达?就是外在的性别特质,比如气质、衣着、发型、配饰、肢体语言等等。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对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期待,比如认为男性应该阳刚,女性应该情感丰富善于交流。如果一个人的性别表达不符合这种期待,不管是男性想穿裙翘兰花指,还是女孩子剪板寸打领带,那么这些不符合期待的行为就有可能引起周围人的不适,这些行为甚至也可能被约束被规范。但是,gender nonconforming并不一定意味着想要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biological sex),也就是说并不一定想要改变自己的身体。所以家长要注意区分~如果是不喜欢自己的性别表达,而不是想要改变自己的身体性别,那么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女性的身体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符合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期待。女孩子也可以剪短发,穿男孩子的衣服,也可以玩男孩子的玩具或者有符合男性别别期待的爱好和志向,男孩子也是一样。当然,也有可能孩子不喜欢做“女孩子”,但也不喜欢做“男孩子”。性别并不是非男即女,不认同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表达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孩子是不喜欢自己的身体,认为自己长错了身体,那么ta可能会是一个跨性别孩子。如果这种想要改变自己身体的想法是持续的、一致的而且还是很坚持的,那么有一天,ta可能会想要改变自己的性别。那么,怎么能判定这种想法是持续的、一致的,而且是很坚持的呢?不喜欢自己的性别,不管是性别表达,还是自己的身体,都有可能只是在成长过程某个阶段出现的现象。首先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情况。如果你的孩子从很小开始就认同另外一个性别,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想法,自己也认为要改变,那么ta改变自己想法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其次,关注某些特定的年龄段。研究显示,9-10岁的时候许多之前不认同自己性别的孩子可能会改变想法。而青春期是另一个孩子想法可能改变的时候。这时候一些之前性别认同和自己身体一致的孩子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开始想要变成另一个性别。因为在青春期的时候孩子的身体发生改变。当然青春期孩子的想法可能很混乱,家长很难判断这种想法是不是就是一时的想法。所以如果青春期孩子出现认同其他性别的情况,那么可以寻找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心理医生需要有性别认同方面的专业资历)。
至于孩子最终要不要改变自己的性别,什么时候改变性别,影响决定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家庭的经济条件、医疗条件等等。最终做出决定改变生理性别可能需要很多时间。所以,如果有可能,可以在孩子青春期开始的时候,使用puberty blocker,阻断发育,也就是不让第二性征出现。Puberty blocker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决定是否要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而且puberty blocker的效果在停药之后是可逆的。而且这也会让最终改变生理性别变得简单一些。作为家长,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不认同自己的性别表达,还是认为自己被困在了错的身体里,在孩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过程中,其实都可以给孩子很多的支持。首先,肯定支持孩子的想法。其实家长的干涉是非常难改变孩子的想法的。认为孩子的想法是错误的,家长想要压抑孩子的想法,只可能给孩子带来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并没有看到国内的研究,但是美国自杀防预基金会和UCLA 2014年发布的报告就显示,41%的gender nonconfirming以及跨性别人群都有过自杀的尝试。但是,如果家长能支持自己孩子的性别认同,那么孩子遭受抑郁症等精神问题的风险就可以降低至和常人一样。2016年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就支持这个观点。所以在孩子困惑自己性别身份的过程中,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光说支持理解可能有些干。其实具体就是让自己了解更多关于性别的知识。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要去质疑孩子的想法,而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孩子去尝试发现自己喜欢什么。不要再孩子表达想法的时候有评判性的态度,比如告诉孩子说ta的想法是不正常、不应该或者是异想天开的,也不要用一些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的词语,比如娘娘腔这些词。在孩子因为自己的性别认同而遭受歧视或嘲笑的时候,给孩子足够的保护,至少让ta知道家里是安全的,ta可以在家里做自己。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也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其他和ta有一样想法的孩子,找到自己的群体。带孩子看看相关电影和文学作品,比如Tomboy,男孩别哭等等。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肯定会遇到许多阻碍。比如在学校可能会受到同学甚至老师的嘲笑和歧视。如果有可能的话,和老师进行沟通,让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寻求老师的支持和对孩子的关心。如果不行的话,告诉孩子做自己会经历许多困难,会被有些人不理解,鼓励ta勇敢拥抱自己舒服的性别表达,勇敢接受自己,让孩子自我坚定。如果缺乏社会支持,那么至少家长在家庭内部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留心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留意孩子有没有在外受到欺凌,留意孩子身上有没有淤青伤痕等。如果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那么要即使找心理医生咨询。

ReferenceAnn P. Haas, Philip L. Rodgers, Jody L. Herman, Suicide Attempts among Transgender and Gender Non-Conforming Adults, 2014
Kristina R. Olson, Lily Durwood, Madeleine DeMeules, Katie A. McLaughlin, Mental Health of Transgender Children Who Are Supported in Their Identities, 2016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JOJ

未知地区

1.首先弄清楚她不喜欢自己性别的原因。

女儿讨厌自己性别一定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有可能是同班同学的嘲笑,或者认为在运动方面远远低于男生,有可能受排挤,受欺负等等。

2.亲得和女儿真正进行一次只有两个人的谈话。

亲不能太死板,最好能够理性的分析男女的特点,或者没有那么强的逻辑能力的时候,你可以鼓励孩子,最好找一些例子证明,像说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她欣然接受。
亲的语气,亲的态度,都要缓和,温柔。
你是希望和她以同等地位来谈话的,所以最好倾听女儿怎么说,她说话途中不要打断,不要和女儿讲什么大道理,尊重她。

3.最重要的是并不知道她厌恶性别的真实原因,希望亲能提供。这样知道真正原因寻求帮助比在大家不明真相的猜测乱提供方法要好。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宝宝一郎

未知地区

不喜欢就不喜欢呗。喜欢很正常,不喜欢也很正常。主要是做到心情愉悦就好了。喜欢不一定愉悦,不喜欢不一定不愉悦。性别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在这件事上不喜欢,那么去想点别的喜欢的事不就好了。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13750237171

未知地区

看看她究竟想不想跨性别。
这里就是一只不满意自己性别也不想跨性别的人。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娃娃恋

未知地区

那就让她自由发挥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lks162891

未知地区

打断狗腿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蹉跎岁月LV

未知地区

题意表达不清,性别驳认同感是每个人成长经历里都会有的,或多或少而已。
男生向母,女生向父,父母不要太过紧张这是第一点。
正确缓和的引导是比较重要的,如果真的有性别反感,切记不能使用暴力强制手段(包括语言暴力),这个年龄的孩子叛逆心理直接影响到行为常态,一点点细节或语气态度都是一辈子的事。
方法最好是在平时游玩时间和孩子以轻松的语气聊聊,不需要在家里认真严肃的坐下来聊,太紧张压抑,他也会把这事看的过于严重。
态度氛围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13750237171

未知地区

不喜欢性别总有原因的,我之前也不喜欢自己的性别,先弄清楚原因后,再对症下药吧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会飞的猪】

未知地区

赞最高票回答。
如果是单纯不喜欢女性的社会身份没毛病,我也不喜欢。。。因为现在仍是一个男女二元对立的社会,传统性别分工仍然没有被颠覆,你的孩子所反感的其实是“性别刻板印象”,这说明她已经有了自己的问题意识并开始试着独立思考,这非常好。你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她怎样在一个充满了刻板印象的世界生存而又保持自己清醒的认识,告诉她她的社会身份不应该由她的生理性别所决定,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进平权,去消解性别二元对立。
至于跨性别(所谓transgender)的确是存在的,但我强烈怀疑其存在正是由于传统的性别二元对立导致的,正是这个对立塑造了社会中的性别化个体,实际上当你不相信生理性别决定论,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性别的时候,跨性别也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一个性别的光谱。
总之,你孩子的问题需要正视和重视但不需要强行把她改变以使其符合社会规范,毕竟有那么多规定就是用来打破的不是么
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在线咨询、阅读、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热门问答 更多热门问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www.9axl.com! X3.5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学习帮
  • 苏ICP备2023021522号-2 | 营业执照 |苏公网安备32082902000140号 |学习帮--助力解决学习、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