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阅读中心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第20章 本能的升华(1)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by 弗洛伊德

  大多数人认为,清楚准确的基本概念是建立科学的基础。可事实却并不这样,因为到现在为止,即使是最精确的一门科学,也很少是从所谓的清晰的基本概念出发的。开始先描述现象,随后对之进行分组、归类,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才是科学活动的真正开端。通常,在描述阶段,人们都要用一些非具象的概念来指称眼前的材料,这些概念来源各异,但不只是由于新的经验才命名的。以后,随着材料的加工这些观念会更加重要,并且在更晚一些时候就会成为科学的基本概念。最初,这些观念是有明确的具体内容的,但可能会有某种经验的不确定性。它们只要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并且我们不断和它们指向的观察材料相联系,终究可以理解它们的含义。

  我们可以从这些材料中推导出抽象概念,但它们并不能因此而占据主要地位,甚至在严格意义上讲,它们还是一种习俗性的东西。尽管如此,我们仍要慎重选择每一种证明材料,即根据它们和经验材料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我们只有确实证明并认识到这种关系之后,才能真正揭开这种关系的神秘面纱,在这之前,都是神秘莫测的。我们要想更加准确地提出它的基本科学概念,必须对这个领域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这些概念在经过完善和补充,并达到逻辑上的前后一致后,才能使人们更加广泛地接受和应用。下面就可以给它们下定义了,可是像物理等其他科学一样,我们下定义时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或者伸缩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科学进步。在这个领域当中,那些基本概念即使已经用定义的形式确定了下来,若是这门科学有了新的进展,那么基本概念也要随之而增加和变化内容。

  在心理学中,理所当然,“本能”是最为常见可也是依旧不清楚的基本概念。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概念的内涵,我们现在要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从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刺激和反射弧是生理学中的概念,根据它们的解释,如果活的机体组织如神经器官受到一种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那么机体组织就发出一种指向外界的行动,通过这一行动使这个机体远离刺激物,逃到这个刺激所不能达到的地方。

  至于“本能”和“刺激”之间的关系,很多人想当然地将前者归并到后者的大概念当中去,并认为,本能只是对心理的一种刺激,可是,转过来想想,这样把本能等同于心理刺激的做法是不那么准确的。显而易见,不仅是本能可以刺激心灵,其他种种刺激也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并且这些刺激看上去更像是一种生理刺激。例如,一束强光照射到眼睛上时所造成的刺激就不是本能刺激,可是下面的刺激就是本能的:食道上的分泌黏膜因为干渴而变得很干燥时,或是因为胃部饥饿而开始疼痛时。这里我们假设这些内部活动是构成干渴和饥饿这样需要的机体基础。

  现在我们已经将本能的刺激和作用于我们心理的其他刺激,如生理刺激区别开来了,这是建立在足够的材料基础上的。首先,所有来自本能的刺激都是来自机体自身,而不是外部世界,因为这种刺激会引起完全不同的心理效果,而且要想消除这种刺激的话,需要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行动。具体一点儿就是,一种外部刺激总是作为一种单一的冲击力出现,这是它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特征,所以也只会引发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反射行为,像某种刺激导致的逃避行为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如果这些冲击力重复出现,那么它们的力量确实会越来越大,可实际上,这种只是量的积累,并没有质的改变,因为,若要消除这种刺激的话,还是需要原来的那些条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所有的本能都是一种永久的力量,而不能瞬间消失,如果它的冲击力是来自机体本身,而不是外部的话,那么想通过逃避行为来将其消除的话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用“需要”这个名词来将本能的刺激和别的刺激区别开来。所谓的“满足”就是指能够消除这种“需要”的行为,它也只能通过适当改变内在“刺激源”的方式而达到。

  假设有一个还没有找到稳定方向的有机体,孤立无援,这时,如有一种“刺激”正好作用到它的神经组织上,那么这个机体就能非常迅速地作出第一次区别并获得第一个定向。它能区分出内在刺激和外在刺激,将只是通过肌肉逃避活动就能消除的刺激归并到外部刺激当中,同时对不能用肌肉逃避行动消除的刺激,贴上内部刺激的标签,即本能需要的证明。这就是说,生命机体自身的视觉能力有这种区别“内部”和“外部”的特殊功能。

  由此,我们就通过它的来源——机体内部的刺激,它的表现方式——持续不断地认识了“本能”的本质。从这里,我们可以推导到它的另一个明显特征,即逃避的方式不能消除这种本能力量。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联系到下面的事实,更加有助于我们讨论的深入。除了把某些习俗的东西看作是基本概念用到我们通过经验而获得的材料中之外,我们还运用许多复杂的假设来引导我们探索更多心理现象。假如神经系统是一种消除到达它那里筹集的装置,或者说是将刺激引起的兴奋减小到最低水平的装置,那么神经系统就应该处在一种没有被刺激的状态或者非兴奋状态,假设这个假设中的事实没有任何特殊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控制或消除刺激是神经系统的主要任务。

  这个假设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的,是上面所说的许多复杂假设中的一个,并且应用了手段和“目的”相适应的“目的”概念。由此我们看到,当我们使用“本能”这个概念的时候,本以为很简单的生物反射机制就变得非常复杂。外部刺激刺激了机体,机体唯一的任务就是通过肌肉运动使自己避开这种刺激。假如某种运动可以并且最适合达到这种目标,那么时间长了,就会成为遗传的倾向,这种方式并不能消除来自机体内部的本能刺激。所以,神经系统就有了更重要的任务,它被要求做出各种复杂和相互依赖的活动,这些活动要能造成外部世界的变化,使它们可以满足内部刺激(需要)。最重要的是,由于这种刺激总是源源不断,那么本能的刺激(需要)会强迫神经系统放弃避开刺激的最终意图(目的)。由此,我们就可以认为,本能(内在需要)是进步的真正动力,而非外部刺激。正是这种动力,神经系统才得到发展,并达到现在如此高的水平。当然,我们也可以推导出,本能根据其自身全部或部分需要,积淀或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外部刺激形式,在生物的种系发生过程中,这些形式反过来又改造了机体本身。

  假如今后我们又发现,不管发展到多高水平的心理器官(装置)也都是从属于“快乐原则”的话,或者说是自动在“快乐—痛苦”系列感情的制约下,我们就会非常自然地得出另一个假设:这些感情反映出了一种支配刺激物的过程,即刺激增加可能会导致痛苦的感情,刺激减少可能会导致快乐的感情。对此,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因为这样的假设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可以一边探讨“快乐”和“痛苦”之间的关系,一边探讨随着“刺激”量的浮动变化会对心理活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种探索,我们肯定会发现它们之间各种不同的“关系”,并且有些还特别复杂。

  心理活动如果通过生物学去思考的话,那么“本能”就会成为一个介于精神和物质之间的一个“边缘概念”,它既是来自机体内部(包括精神领域)刺激的代表,同时,由于它和身体之间的联系,又是衡量精神为了肉体需要应该付出多少精力的标尺。下面,我们先讨论本能的动量、本能的目的、本能的源泉等和本能这个概念相关的一系列名词。

  所谓本能的动量是指它的动力部分,例如力的大小、需要付出的能量水平等。本能的典型特征是冲动或刺激,这也是本能的本质。事实上,所有的本能都是一种活动,如果说某种本能是一种被动性的本能,那么说明,它的目标是被动性的。

  一般来说,本能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而且只有消除本能中产生刺激的条件才能达到这种“满足”。虽然它们的终极目的是一样的,但是过程、方式却各不相同,所以,有着较近或者处于中间位置的目的的本能,它们可以结合或者相互交换目的。依据经验我们还得知,本能的目的有时会被抑制,此时,它向“满足”前进的每一步,都可能受到抑制,甚至偏离原来的方向。假如是这种情况的话,本能不能得到全部满足,但是部分满足还是可以实现的。

  本能可以在其中或者通过它达到目的的东西就是所谓的本能的目标。在和本能有关的所有因素中,本能的目标是最不具有稳定性的,开始它和本能并没有关系,但是由于它非常适合提供“满足”,所以才开始附着于本能上。本能的目标经常变化,或者是一个外部事物,也可能是主体身体的一部分,本能在生命进程中转变几次,那么本能的目标也随之变化。它在本能中的置换作用是目标所起的作用,同一种目标可以同时满足好几种本能的情况也可能发生。阿德勒将该现象叫作本能的“合流”,然而,我认为“固定”是最能表达本能和目标之间这种密切关系的词,它通常发生在本能发展的早期,它可以使本能的运动状态结束,并通过激烈抗争,使这种“固定”作用变得坚不可摧。

  某一组织或身体某一部分的“机体活动”就是本能的源泉,通过这种活动,产生出一种刺激或兴奋,就是心理活动中所说的本能冲动。对于这种活动是属于普通的化学活动还是类似于机械力的释放相当的活动,我们还不得而知。虽然本能的一个特殊并十分重要的特征是发源于身体内部,但在心理活动中,我们要想认识它只能通过它的目标这个对象。严格意义上讲,对本能源泉的研究已经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了,对它作出准确的认识也不是我们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本能的目的中推导出本能的源泉来。

  我们可以作出一种假设,区别那些来源于肉体但是作用到精神上的各种不同的本能的根据是它们的质,而且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方式也有质的不同,这种说法现在还没有确定能成立。我们更倾向于作一个没那么复杂但有效的假设,即各种本能的本质是相同的,但由于伴随本能的兴奋强度不同,所以本能产生的效果各不相同;或者说是因为这种量导致某些功效不同,由于本能的源泉不同,那么不同的本能就会产生出不同的心理效果。在所有事件中,我们只有在后出现的联系中,才可能弄清“本能的质量”真正标示的东西。

  总共有多少种本能,各自内容又都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没有人反对我们常说的游戏本能、破坏本能、社会本能等概念不确切,这是因为,人们一方面受制于心理分析的限制,另一方面只考虑了人自身的需要的缘故。可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是不是还有另一些更基本的本能动机在这样一些致力于一个方面的本能动机后面作为推动力呢?如果有的话,那么是不是只有更基本的动机,才配使用“本能”这个词来形容?

  生存本能或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是我们至少可以辨别的两种基本本能,通过生物学研究我们发现,和个体的其他功能相比,“性”由于它的内容是产生新的个体——保存并延续种族,其目的已经超出了个体,它和其他功能相比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生物学还进一步证明,关于自我和“性欲”之间的关系,现在基本上有两种说法,并且表面上都是说得通的。一种看法认为自我是最重要的东西,而性爱只是它诸多活动中的一种,那么性满足就只是它各种需要的一种;另一种看法认为,个体由于是一种短暂的东西,早晚都会消失,它只能附属于本种族传给它的那种永远不会灭绝的种质(生物学专业名词)上面。在我看来,那种人物性功能和其他身体功能不同的地方是它特殊的化学过程的看法,只不过是艾赫尔为代表的生物学派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点而已。

  因为从意识方面对本能研究有着诸多的不可克服的困难,我们现在采取通过心理分析研究心理失调的方式和手段来探索本能,现在我们已经在认识性本能的较确定的性质方面,搜集了很多材料和信息。这种研究方式能像病理分析那样单独观察,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虽然期望在更多领域中获得有利的观察的条件还不具备,但是我们坚信,随着心理分析向其他神经作用范围的推广,我们早晚能发现认识“自我本能”的基础。

  我们将性本能的一般特点归纳如下:它们从各种不同的器官发出来,数目众多,在开始都是相互独立的,只有到最后的阶段才成为综合的整体。它们的每一种本能在成为一个综合整体之前,目的都是追求各自的“器官快感”,在综合之后才真正变成大家所熟知的性本能,服从于生殖的功能。性本能刚开始和“生存本能”混在一起,并依靠“生存本能”维持自身,随着时间发展,渐渐成为独立的存在而脱离生存本能。在进行对象选择时,它们仍然在生存本能之后,并且其中有的从头到尾都不和自我本能分开,而变成总构成中的性欲成分。

  一般我们很难观察到这些性欲成分,只有出现病症时才能认识到性欲成分。由于它们都具有很高的相互替代能力,所以可随时改变自己的追求目标,这也是它们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它们有能力从事各种活动,并且这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和它们最初达到目的的方式(升华方式)不同或者完全脱离了。

  我们可以将这样的活动叫作本能的蜕变形式,也是本能在一生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变态形式。由于性本能是我们最熟悉的,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性本能的蜕变形式。经过试验,一般性本能经过的蜕变过程如下:

  1.通过颠倒,变成其对立面;

  2.返回到自身主体;

  3.抑制;

  4.升华。

  现在我们只需要讨论分析前两种问题,因为我并不打算讨论“升华”,而阐述“抑制”问题则需要用一个独立的章节。这里我们需要明白,这里讲的倾向和本能的直线性追求的目标倾向刚好相反,所以,上述蜕变很可能看成是反本能的自卫形式。

  我们仔细分析通过颠倒而转变为其对立面的活动,发现它完全可以分为主动活动转变为被动活动、完全颠倒内容这两种不同的活动,这两种活动的本质也不相同,下面我们予以分别阐述。

  我们可以从两组相互对立的活动中找到主动向被动的转变:性的施虐欲—性的受虐欲(分别简称为施虐欲和受虐欲),“见色思淫欲”(简称视淫)—裸露欲。这些颠倒是本能目的的颠倒,主动的目的(虐待和视淫)代替被动的目的(喜欢被虐待折磨和喜欢被看),而变爱为恨则是目的颠倒的唯一例子。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帮币]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