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 今天距淮安市地生中考

学习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用微博登陆

点击用微信登陆

搜索
查看: 870|回复: 2

过零丁洋练习

128

主题

0

好友

1928

积分

版主

语文老师 发表于 2017-1-4 20:01:1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来自-- 江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意】
  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做官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遭雨打的浮萍。
  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伶仃。
  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哪有不死的?(我要)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咸淳六载(1270)时,因贾似道构罪弹劾,文天祥被罢官,归文山闲居。德佑元年(1275)文天祥于江西起兵勤王,转战东南,抗击元军,祥兴元年(1278)十月兵败被俘。元将张弘范强迫文天祥随船同往追击在崖山的帝昺。这首诗就是船经广东中山县南的零丁洋时写的。第二年正月,张弘范一再强迫文天祥招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将此诗出示给张弘范看,张自知无望,作罢。后文天祥被押解燕京,于元世祖至元十九载(1282)十月英勇就义。
  【内容主旨】
  作者通过自己从读书成名到救亡报国直至被俘所历艰辛的概括叙述,抒写了对“山河破碎”和“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为国捐躯的决心。
  【表现手法】
  1. 诗人在颔联中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形象贴切的比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境遇,蕴藏着极为深挚沉痛的情感,而 “风飘”和“雨打”又更加凸现了情景的凄苦。
  2. 诗人在颈联中巧妙地撷取“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使两个具有双层含义、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表现出昔日“惶恐”与今日“零丁”的情状,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这两句对仗工巧,语意双关,浑然天成,别有情味,令人百感交集,读之怆然泣下,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重要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千古传诵不绝的名句。它直抒胸臆,表明了文天祥的爱国忠心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出语斩截有力,壮怀激烈,英气干云,精诚格物。它鼓舞过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为理想、为事业而英勇献身。至今读来,仍令人感奋不已。
  【诗歌风格】
  沉郁悲壮,气贯长虹。
  【中考链接】
  1.(2012河南卷)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湖北荆门卷)诗歌赏析。
  (1)诗中颔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尾联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 过零丁洋
  这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学习帮平台 - 贴文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平台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学习帮平台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学习帮平台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果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学习帮平台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请导入DIY包内的forum_viewthread.xml文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