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孩子训练记忆力的5种游戏,让孩子玩出好记忆力(转自网络)
有些朋友学习记忆法是为了教自己的孩子,有人问我:“我家孩子才读幼儿园,你教的这些它还用不了,该怎么办呢?”也有些读者的孩子读小学低年级,可能有些内容理解起来有些吃力,这里为大家推荐适合3-9岁的5种亲子记忆游戏,可以奠定孩子的记忆法基础。在学习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孩子记忆力发展的阶段特点,这部分内容参考了中科院尹文刚教授的书籍。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开始发展,记忆的内容以形象的具体事物为主。儿童这时的听觉记忆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对于节奏和韵律感强的诗歌一类的东西他们很容易记住。可以按照成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去记忆一些内容,还能够给自己定下记忆的目标。此时儿童的语词方面的记忆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以分类为基础的逻辑记忆也开始萌芽。他们开始学会使用一些记忆技巧,并用逻辑记忆的方式来帮助记忆。从记忆的内容上看,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在数量上已相差不多,儿童可以一次回忆起给他们看过的物品中的7个,15个字词中的5-6个。这时儿童有意识记忆的效果明显强于无意识记忆。他们可以主动地有意识地控制和监督自己的记忆行为。基于以上的发展特点,同样的游戏,在孩子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玩法,我先来介绍一下这五个游戏。
游戏道具:识图卡片,也可以用玩具、果蔬、生活用品等实物。游戏玩法:将识图卡片随机分组,每两张为一组,它们就是彼此的好朋友,家长引导孩子快速进行配对联想,所有组别联想完毕之后,可以将图片打乱,随机抽出一张,让孩子找到它的好朋友,然后依次找到所有配对的卡片。刚开始可以从6组开始,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慢慢增加组数到7组、8组甚至10组、20组。我来示范一下,请看下边的图片,这是我随机摆好的六组。我的孩子2岁半时,我引导她时是这样说的:“宝贝,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这些卡片太孤单了,他们想找到一个好朋友。你看,天鹅找到了镜子做好朋友,天鹅照着镜子,镜子夸奖天鹅:‘你可真美呀!’再看看,闹钟找到了电动车做好朋友,闹钟骑上了电动车出去玩啦,一路上他开心得叮铃铃在响。再看看这两个是谁?(公共汽车、被子)好,现在冬天了,公共汽车在路上被风刮得好冷,我们给它盖上暖和的被子,好不好?(好)哇,又来了一对好朋友,是南瓜和鸭子,你是不是也有一个这样的鸭子呀,鸭子咬了一口大南瓜,好香啊!快看,我手里又是什么呢?(衣服、老鼠)这个老鼠的毛是灰色的,是不是有点难看呀,给它穿一件花衣服,它就变成了漂亮老鼠啦!最后一对好朋友,是鹿和苹果,鹿头上是不是有角呀,用鹿角顶到树上的苹果,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啦!好啦,风要来啦,好朋友们要被吹散了,我们最后再看看他们吧,天鹅的好朋友是镜子,闹钟的好朋友是电动车,公共汽车的好朋友是被子,南瓜的好朋友是鸭子,衣服的好朋友是老鼠,鹿的好朋友是苹果。好啦,我就示范这么多了,玩的时候要注意,孩子没有想起来或者想错了,要耐心地引导,不能指责批评,当孩子正确时,给予及时的鼓励。3-4岁的孩子以家长引导联想为主,5-9岁可让孩子联想记忆,游戏结束后让他分享他的联想方法。家长觉得不好的,可以说:“我也有一个想法,和你分享一下…”或者说:“孩子,你看看这样想会不会更好一点?”游戏道具:识图卡片,也可以用玩具、果蔬、生活用品等实物。游戏玩法:将识图卡片随机挑出至少9张,最好是有不同种类的东西,比如有动物、植物、生活用品、交通工具、人物等。然后可以按照3*3的形式排列,家长编一个故事将卡片按顺序串起来,讲给孩子听完一遍之后,依次报出每张卡片的名称,并将卡片反过来或者打乱顺**3-4岁的孩子,可以家长说哪张卡片,让孩子把那张翻过来,或者随机挑一张,让他说下一张是什么。4-5岁的孩子,可以尝试把图片顺序全打乱,让孩子按顺序摆出来。6-9岁的孩子,则可以尝试口述出卡片的顺**家长来进行核对。 这些卡片分别是:沙发、狗、冰淇淋、围巾、杯子、猪、自行车、兔子、花。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蓝色的沙发下,一只白色的狗伸出了头,狗用舌头在舔冰淇淋,冰淇淋滴在了围巾上面,围巾缠住了一个杯子,一拉,杯子掉在了地上,“砰”的声音吓了小猪一跳,它跳上了自行车,去追一只小兔子,小兔子躲到了花的后面。好啦,故事编完了,给孩子编故事,要注意不能太血腥暴力,可以适当地发挥想象力,让一些静物也动起来,并且适当夸张一点。从孩子3岁开始,可以边讲边引导孩子往后编,比如:“猪和自行车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接下来是花,和花会发生些什么呢?”这样就可以启发孩子主动思考,等孩子6岁以后,可以尝试自己编故事,卡片的张数可以从少量开始,慢慢增加到10张、15张、20张。
游戏道具:各种玩具,也可以用其它物品或者识图卡片代替。 游戏玩法:选择几样玩具,把它们依次放在家里不同的地方,每放一个,都用语言说出如何更好地联想,所有玩具都摆放完毕之后,让孩子再最后看一次,然后迅速将玩具收起来,邀请孩子把这些玩具藏在刚才它们躲猫猫的地方。请看下边的图片,我挑选的玩具都是动物玩偶,难度相对较大,在联想时可以找到动物的特征。熊猫躲在窗帘后面,想象熊猫把窗帘当成竹子,正在掰着吃呢。
猴子在枕头上面,猴子的屁股是红的,和枕头一样红。
小白兔在抽屉里,想象小白兔用龅牙在啃着抽屉。
老虎躲在了门后,想象老虎用爪子抓门,门上留下爪印。
小青蛙在盆栽上,想象青蛙在盆栽的绿叶上蹦蹦跳跳。
恐龙在椅子上,想象恐龙对着椅子在喷火,椅子烧着了。
这个游戏,我给4-6岁的孩子做的时候,第一次挑战10个,他们都可以记住。如果是7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卡片来做,并且让孩子自己来联想。难度更高的一种挑战,就是先记住这个房间的一些躲藏点,然后在另一个房间里告诉孩子,每张卡片要躲在哪里,孩子凭借想象来记忆,然后去真实的房间里摆放卡片。这个游戏主要训练地点定桩法,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记忆能力和图像联想能力。游戏玩法:在家里选择一个特定的区域,比如橱窗或者桌子,在里面布置一些东西,让孩子观察并记住,接下来家长做一些微调,包括增加一些东西,减少一些东西,变换东西的位置,改变东西的形状等,然后让孩子能够找出有哪些变化。下面图片里是文魁大脑《大脑赋能乐学营》向慧老师陪自己的女儿玩的,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同之处,在于小轮胎和透明摆件换了位置,另外时钟的秒钟也在不同的位置上。这个记忆游戏需要超强的观察力和形象记忆力,可以培养孩子的细心和敏感,随着练习不断进行,难度可以逐步升级,比如变动从大的、明显的到小的、容易忽视的,变动的数量可以增多,另外还可以计时来增加挑战的趣味性。
《最强大脑》选手熊远芳挑战的《铜人茶馆》,就和这个游戏的原理差不多。
游戏玩法:准备两份一样的积木堆,父母用一堆积木摆出一个造型,给孩子时间来观察并记忆,然后让孩子用另一堆积木复制出父母的造型。下面的图片也是向慧老师提供的,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训练观察记忆力、形象记忆力和空间记忆力。
1、增加积木的块数 2、让积木有不同的颜色 3、限制孩子记忆以及拼图的时间 4、增加造型的复杂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