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免费咨询交流阅读

400-7822-888

返回顶部
  • 一级分类:
    器质性心理障碍
    精神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神经症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人格障碍
    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
    性心理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童年和少年期多动症、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心理问题
    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器质性心理障碍 492个分类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由脑病或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由脑病导致的精神障碍,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瘤等。由全身性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因为是原发躯体疾病症状的组成部分,也可与感染、中毒性精神障碍统称为症状性精神障碍。
    本组精神障碍是基于共同的、可被证实的病因或病理改变,而被归入同组的。其病因或病理改变是大脑疾病、脑损伤或其他导致大脑功能紊乱的损害。功能紊乱可能是原发性的,如直接或主要影响脑的疾病、脑损伤,或者是继发性的,如某些全身性疾病,脑只是众多的受损器官之一。根据以上定义,酒和药物所致的脑功能障碍按逻辑应属于本组,但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已将所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单独归类为CCMD-3的编码1中。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本特征如下:
    (1)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智能,及学习功能障碍),或意识障碍和注意障碍。
    (2)知觉(幻觉)、思维内容(妄想)、心境(抑郁、高涨、焦虑)或人格改变。与前一种障碍相比,这些症状与那些归类于其他类别的精神障碍的症状相似,因此必须注意识别和处理。
    症状性精神障碍是描述那些大脑损害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躯体性疾病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因此,在记录CCMD-3的0编码的任何一种精神障碍的诊断时,多数情况下需使用两个编码:精神障碍,原发疾病。

    急性脑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慢性脑病综合征主要为记忆损害、智能损害和人格改变。
    一、急性脑病综合征
    急性脑病综合征指由脑部急性病变引起,起病急剧,以意识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故也称意识障碍综合征或谵妄综合征。急性脑病综合征主要病因为脑部急性病变,如急性感染、中毒、外伤、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和营养缺乏等。临床表现为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同时有注意、知觉、思维、记忆、情绪和精神运动性障碍,睡眠—觉醒周期的功能紊乱,常因病情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恢复后往往遗忘。意识障碍时除定向障碍外,其他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即知、情、意三方面也有不种程度的障碍。自知力常受损,病程短暂,严重程度有波动。多数病人在4周或更短的时间内恢复,但持续达6个月的波动性意识障碍也不少见(如在慢性肝病、癌症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基础上所发生的谵妄),可演变成痴呆。
    二、慢性脑病综合征
    慢性脑病综合征由急性脑病综合征转化而来或由病程缓慢的病变发展形成,主要包括遗忘综合征、智能损害(痴呆)综合征和人格改变。有人认为慢性脑病综合征还应该包括人格改变综合征、精神病性综合征、情感障碍综合征和神经症样综合征等。
    1.遗忘综合征(Korsakov 综合征)
    遗忘综合征指近事记忆障碍突出,远事记忆相对保存的一种综合征。虽然即刻回忆能够保存,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明显下降,从而导致顺行性遗忘和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尤其以时间定向障碍更突出,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逆行性遗忘。如果作为基础的病理改变有恢复的趋势,则逆行性遗忘所涉及的时间范围可以缩短。虚构可以是本病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并非一定存在,主要以虚构填充遗忘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情节。知觉及其他认知功能,包括智能往往保持完整。在这种背景下,记忆损害尤其令人注意。预后取决于病变的性质。
    2.智能损害(痴呆)综合征
    智能损害综合征是以智能减退为主的一种综合征。其病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脑部变性病变。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病程特点,出现多种高级皮层功能紊乱,如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功能障碍。意识清晰,常伴有认知功能的损害。有时以情感症状和社会功能损害为前驱症状。老年人居多,多数进展缓慢。早期可为脑衰弱综合征,逐步进展为部分性痴呆或全面性智能损害(痴呆)综合征。也可由遗忘综合征进展而来。病人定向、计算、判断、推理、理解、概括和自知力均可受损,并可有妄想(关系、被害、嫉妒、疑病、被盗等)、情绪不稳、幼稚、反社会行为和人格改变等。晚期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哭笑无常、行为刻板无目的,甚至日常生活和大小便不能自理。痴呆时不仅仅有记忆障碍,同时还有思维和推理能力损害。信息摄入过程受损,使病人逐渐感到难以同时注意一个以上的刺激,例如参与几个人的交谈,以及将注意的焦点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判断是否存在痴呆时,应注意避免假阳性,例如抑郁情绪导致的动作缓慢和躯体的虚弱,并不属于智能减退。
    3.人格改变
    人格改变指人格特征的改变,是脑部疾病、脑损伤或其他躯体疾病等器质性疾病或精神障碍的残余障碍或伴发障碍。特征是病前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发生明显改变,认知、情感、行为包括需要和冲动的异常表现。
    4.神经衰弱综合征
    神经衰弱综合征指以躯体和精神的虚弱状态为主的综合征,也称脑衰弱综合征。
    ①精神方面: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常有内感性不适,感觉过敏,容易紧张,不能忍受高声和亮光,易疲劳、倦怠;思维迟钝,理解困难;情绪不稳,易激动或焦虑不安;睡眠浅、噩梦多。
    ②躯体方面: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酸痛、出虚汗、心悸;一般状况较差,如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消瘦。

    精神障碍 702个分类
    精神活性物质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有酒精、阿片类、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致幻药和烟草等。可由医生处方不当或个人擅自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导致成瘾综合征和其他精神障碍,如中毒、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残留性或晚发性精神障碍等。
    应激相关障碍 1702个分类
    神经症 2127个分类
    神经症是一组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躯体化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
    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并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有人指出在疾病分类学中,神经症这一概念模糊的名词无重要意义。ICD-10尽量避免使用,DSM-4不用这一名词。CCMD-3鉴于这一名词便于归纳,故仍作保留。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代谢或脑部器质性疾病,称为神经症综合征,不能称为神经症。
    CCMD-3的编码43神经症的亚型分类如下:43.1恐惧症、43.2焦虑症、43.3强迫症、43.4躯体形式障碍、43.5神经衰弱等。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
    【评分标准】1、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为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为3。
     2、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为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为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为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为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为3。
     对照上述定量研究的评分标准,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
    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神经症的诊断必须满足3个月的病程。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491个分类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系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以进食、睡眠和性功能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
    人格障碍 128个分类
    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 715个分类
    性心理障碍 375个分类
    精神发育迟滞 337个分类
    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362个分类
    童年和少年期多动症、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165个分类
    心理问题 54个分类
    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75个分类
    精神活性物质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有酒精、阿片类、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致幻药和烟草等。可由医生处方不当或个人擅自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导致成瘾综合征和其他精神障碍,如中毒、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残留性或晚发性精神障碍等。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www.9axl.com! X3.5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学习帮
  • 苏ICP备2023021522号-2 | 营业执照 |苏公网安备32082902000140号 |学习帮--助力解决学习、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