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观影感,还是第一次读到
看见——《辛德勒的名单》观影感四川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赵芸巧
这是一场被打碎的黑白的梦。锋利而又冰冷的黑暗刺痛了我,同时又有一抹亮色跃入眼帘。散落满地的碎片,正被今人小心地一一拾起,试图拼凑起600万条生命。立在今昔的光明中,我越过时光的鸿沟,遥望着那些善良的眼睛。(一)躲闪当我第一次看到歌特司令的眼神,我以为我真的看到了未泯的善良。可惜不是,那只是他眼中、或者说心中一闪而过的善念。他亲口对那个没有把浴缸擦干净的男孩说:“我赦免你。”他的眼神投向镜子。如同刚才一样,他对镜中穿着考究的自己说:“我赦免你。”可他突然看见,原来自己才是最不可宽恕的人。一丝恐惧掠过眼帘,眼皮和心灵一同颤栗着。他躲闪,因为他害怕。他不经意间窥见自己的丑恶。他看见自己的眼神,但不敢直视自己的灵魂。一颗子弹穿过男孩的心脏。歌特是个懦夫。他不敢直视自己的善良本性。时代的车轮碾过他的灵魂。
(二)寻找顾城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竟在辛德勒身上看见。犹记得辛德勒在接见那位局促不安的妇人时慌乱的眼神。在黑暗遍布的时局中,自己深藏不露的同情心被一个犹太女人揭露。如同打翻了一碗水,善良倾泻而出。和歌特一样,一开始辛德勒不愿直视自己的善良,但后来,淋漓的鲜血使他顿悟:善良从未远离,哪怕身处战争。他开始救赎。他不仅仅救了犹太人,也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他让生命延续,也让人性之光在黯淡的阳光下生长。光明不是一直在你眼前的。如果你渴望,那么请你去寻找。
(三)回应犹太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登记——一条长长的人龙。他们每个人的眼神都那样平静,仿佛前方不是死亡,而是圣洁的教堂。那是一幅怎样的场面,几千名犹太人被硬生生阻隔在安宁之外?为了生活——不,为了生存,他们如蝼蚁般困居在狭小的集中营,没有面包,没有《圣经》。未来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看不清。片中还有一个情节——德军屠杀小楼里的犹太人时,那一曲莫扎特,在突突的枪炮声中喷薄而出。两个端枪的士兵戏谑地望着琴前的绅士,而那个即将死亡的犹太绅士一脸平静,凝视着黑白琴键,眼神中没有任何波澜。荒谬与现实,残酷与纯美,在这一刻融合在了一起。音符和血液一样,那样汹涌,却又在最后一刻戛然而止,一如那些向死而行的生命。在成千上万的犹太人眼中,我看到宁静与安详。面对战争,他们自知无力反抗,于是就以善良回应。眼睛的确是心灵的窗户。推开窗,那就是一个人的初心。
(指导老师:李琳懿)
“千金作文”评委点评
魏斌(诗人、编辑。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出版诗集《我看见雪花的翅膀》。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期刊出版工作者、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编辑) 《看见》很难得地讲述了对善恶的理解,而且我认为这是文笔最老到的一篇。我把三篇作文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是打算选择《看见》的。
梦天岚(诗人、编辑。出版长诗《神秘园》、短诗集《羞于说出》《那镇》、散文集《屋檐三境》等。现为《诗品》副主编) 我读过一些作家朋友或职业影评人为数不少的影评。他们的影评不乏独特的视角,大多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当然也具有不失严谨的评判精神。像《看见》这样的观影感,我却还是第一次读到。文章的形式、文字、视角、意蕴都不落俗套,而且是出自一个中学生之手,实在是难得。《看见》的作者赵芸巧有着十分敏锐的洞悉力,她截取经典影片《辛德勒的名单》里的几个镜头,以一种冷静、内省、探询而又不乏哲思和富有诗性张力的文字,停留在歌特司令、辛德勒、犹太女人、弹钢琴的绅士等人的“眼神”里,通过对这些“眼神”诸多细节的捕捉,去探测人物的内心,见微知著。“躲闪”“寻找”“回应”,这样具有递进式意味的片段所抓住的是同一个核心——善。这里的善是辩证的:作者一方面通过对丑、恶的审视和对照来凸显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从善的对立面去挖掘隐藏着的善,从而达到揭示人性本质的目的,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成功的。通过这篇《看见》,我也看见了作者赵芸巧小小年纪就已具有的非凡才情,尤其是她驾驭文字和体现在独立思考上的能力,让我对她未来的写作抱有很高的期望。
彭剑斌(青年先锋小说家。出版小说集《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 《看见》选取电影的几个场景来进行解读,同样体现了作者的取舍,但因为它具有一个天然的“现实基础”——一部普及率很高的电影,所以读者很容易进入作者的语境,毫无阻隔地承接了作者的主观抒发。此外,作者在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设计、运用语言的分寸感上也做得比另两位作者好。比如,“善良”和“眼睛”构成贯穿全文的线索,而“眼睛”又巧妙地点了题——看见。再比如像这样的语言:“歌特是个懦夫。他不敢直视自己的善良本性。”掷地有声,直截了当地喊出了自己的断定,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稍一犹豫,就可能错过了写下这句话的时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