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老师 发表于 2016-3-25 15:21:33

2015年岳阳市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提纲八年级上册(二)

生物会考复习   八上(二)   微生物    班级      姓名       一、细菌和真菌 1、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 水分   、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       等。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制作培养基 ----- 高温灭菌冷却------ 接种 ------ 恒温培养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因此每个菌落是一   种菌。区别:细菌菌落:较小    ;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颜色较浅   。      真菌菌落:比细菌菌落大   ,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深   。因此从菌落的大小 、形态 和颜色       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因为乳酸菌(细菌)只有在      无氧的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荷兰人列文*虎克          发明制作了显微镜并发现了细菌; “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细   菌)、酵母菌(真   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法。2、细菌:都是单   细胞生物。它的细胞包括:细胞壁       、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   (保护)和鞭毛   (运动)。没有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绝大多数的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            。细菌的种类: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螺旋菌、乳酸菌、醋酸菌、甲烷菌等。细菌靠细胞分裂          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      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分布广泛。3、真菌:既有单细胞(如酵母 菌)的;又有多 细胞的(如霉菌、蘑菇、木耳、银耳等),它们的菌体由许多菌丝       构成。真菌的菌丝有 直立   菌丝和营养      菌丝两种。真菌是通过产生孢子 繁殖的(孢子是生殖细胞)。真菌的细胞都有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真正的细胞核   。没有叶绿体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       。 细菌等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称为原核   生物。真菌和动植物等都有细胞核的生物统称为真核       生物。二、没有细胞      结构的生物——病毒1.病毒很小,要在电子   显微镜下才看得清楚。2.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组成。3.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       在活细胞中,通过自我复制         的方式繁殖后代。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会变成结晶体         。4.根据寄主的不同,病毒可以分为三大类:动物       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毒);   植物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细菌       病毒又叫噬菌体      (大肠杆菌噬菌体)5.病毒寄生生活,给寄生带来危害,但善加利用,也能为人类造福,如利用病毒研制疫苗,预防传染病,也可利用病毒防治有害生物,这叫生物防治      ,还可利用病毒来完成基因治疗和基因诊断。三、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作为分解者      参与物质循环。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它们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       、水      和无机盐       ,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致人畜患病。如链球菌(细   菌)引起扁桃体炎、丹毒等,真      菌感染会引起手足癣、小麦叶锈病等。③与动植物共生      。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根瘤菌(细      菌)与       豆科植物共生,帮助植物固氮      ,增加土壤肥力;草食动物与胃肠内分解植物纤维的细菌共生;人的肠道中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④以菌治虫是生物防治的一种方法,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四、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①发酵食品:乳酸菌(细菌)制作酸奶、泡菜; 醋酸 菌(细菌)制醋; 霉菌(真菌)制酱;酵母(真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产生二氧化碳)可酿酒、制作馒头面包。②食品腐败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它们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导致食品腐烂。防止腐败的原理是将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方法:“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罐藏法(高温灭菌并防止菌类接触);冷冻法、冷藏法(低温抑菌);真空包装法(除氧抑菌);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 渗透保存法(除去水分抑菌)。 ③疾病防治:抗生素是一些真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如青霉菌可产生青霉素。(长有“绿毛”的浆糊可防止伤口发炎。)现在还可利用转基因技术改变一些细菌的基因,使其能够生产药物。④清洁能源:无氧时甲烷菌(细菌)可将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用于照明、发电。(5)环境保护:细菌可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净化污水、保护环境。有氧时另一些细菌可将废物中有机物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净化。五、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2、四大植物类群的比较(1)藻类植物没有器官。苔藓植物有茎和叶,以及假根,没有输导组织。(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等三种器官,并且有了输导组织。(3)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等四种器官。(4)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种器官。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种子。3、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同种生物亲缘关系最近。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同界当中的生物种类最多,共同特征最少。4、生物多样性内涵: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5、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本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已建立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6、我国的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种数位世界前列。7、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植物”活化石”银杉(裸子植物);中生代动物“活化石”扬子鳄(爬行动物);中国鸽子树“珙桐”(被子植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岳阳市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提纲八年级上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