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qq318 发表于 2017-3-9 18:42:22

应试教育到底害着谁了?

真搞不懂有些人带什么优越感,整天就是应试教育害人,请告诉一个可以快速鉴别“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的方法,我真看不出来你们跟你们嘴上的“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有什么区别。喊了这么多年,“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一批又一批,我也没见这世界就塌了还是怎么着。人家该宅的还是继续宅,穷游的、追星的、耽美的,跟你们过的都是一样的日子,凭什么一说是某高考工厂出来的你们就带着优越感可怜地看着人家呢?真不知道这优越感从何而来。我就不懂应试教育到底害着谁了?人家至少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更舒服的生活,大家都是嘻嘻哈哈上了大学,回顾青春仍然无悔,人家明明过着快乐的生活,你们凭什么自以为高人一等去可怜人家?

szjcjy 发表于 2017-3-9 19:42:23

其实错不在应试教育,错在穷。
天朝上国看起来再怎么强,北上广工资再怎么高,依旧是一个字,穷。
你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你说老师要提高素质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你说学校要提高设施质量提供各种活动,你说社会大环境要改变。
每一个都需要很多钱。
所以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就想着办法出国,不出国的也可以出钱去私立学校实验学校双语学校。
天朝教育制度有缺陷么?有,有很多,我在各种地方各种吐槽过。
错在哪里,错在没钱。

写完之后又想了想,再补充一句,有钱的地方能把钱化作能力然后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没钱的地方只能眼睁睁等死。
然后有钱地方的学生理直气壮地说“你们这些老少边穷的地方也有脸和我们说你们高考难,你看看我们高中,我们才是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国外把这叫马太效应。
这种“物理定律”基本无解。

meijiao 发表于 2017-3-9 19:37:00

做为中美教育都略走过一遍的人,以前写过文章,代表个人观点吧
O编辑总结:"学渣"在美读大学--会把孩子教傻的不是基础教育,而是观念
正文
前两天有好几个好友转发了“"状元"在美读大学:现在的基础教育会把孩子教傻的”一文。   我自己不是状元,也没九所大学求着录取我。事实上,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偏科学渣:国内语文不错的同时数学150分的卷子只能考38分。以至于老师当时下结论   是我高考没啥希望。。。后来来了美国后因为当美军打仗的缘故,一个本科读了8年。。。上大学后继续延续理科奇差的习惯--物理作业基本是我家领导给我参考的(领导是理科博士。。。)。。。噢,我本科GPA 2.97...甚至不够研究生的最低申请标准。。。
不过。。。偶本科的时候读了24个研究生学分(30个硕士毕业)做了研究生一般才做的tutor program manager啥的。最后老师还是破格把我留校读了硕士。(需要找dean wave GPA 要求)
然后我拿着我的小研究报告去哈佛忽悠了一下后,9个月以3.91的GPA 溜达的去当了一个小米国公务员。。。
当然,我这个绝对是特例,并不具有普遍参考意义,但是好歹我在米国大学里泡的时间(fulltime part time, contin.ed.等等加起来)超过绝大多数同学,而且鉴于我本科换过三次专业(从工科EE到商科旅管到文科汉语语言学)偶觉得至少偶见过足够猪跑可以唠叨唠叨。
首先,我必须强调:
我非常感谢我在中国受到的基础教育(小学--初中)。every bit of it. 而且我希望我的子女继续接受中国的初级基础教育。这并不表示我对高中和大学教育表示赞同,甚至可以说,系统性的基础教育也许的确让不少天才(或者我这种偏科的)很难受。但是它却保证了大多数学生有对科学,世界的基本认知。对于一个人口庞大,整体教育水平并不算高的社会来说。培养大家都认字接受基本系统教育,比集中力量培养几个“大师”有意义的多,也更能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即使我是一个学渣,但是国内所谓“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性的训练也使得我在日常中省下了更多的时间。我仅在中国接受   过初中教育的水平来说,加上美国高中的一点微积分就足以让我在GRE数学部分里得到一个过得去的成绩了(我老G数学只是85%,给大家丢脸了。。。)没有这些训练,我能考到这个成绩根本不可能。
其次,因为我自己热心公益(给自己贴贴金),一直在美国幼儿园到初中里当各种助教(双语的或者学科的),也目睹了美国公立学校里教育的现状。这更是让我确定了我的想法:
“美国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基础教育可不是其中之一。美国成天说自己的素质教育创新第一,中国也有样学样的整天说什么不知所谓的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能力。这些人却不想想创新能力是更多的和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是和教育形式相关?如果连手机都没见过,你发明个iPhone给我看看?你连微信这样的app都   写不出来。无论中美或者任何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只会随着人均生活水平、大众科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提高,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更不会是取消考试带来的。   应试教育和创新教育并不矛盾。最简单的,可以在基础教育中增加批判思维能力的训练,强调“实证+逻辑”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并体现在考试中。考试形式和内容   倒是可以向美国学习,比如高考作文采取批判写作形式,而不是采取培养文傻的话题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实质上鼓励了以偏概全、“以小见大”的《读者》体的泛   滥。从这点上我看教育部的老爷们就是被“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这种骗人的陈词滥调说教给洗脑了。学习已有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因为这样才不至于重新发明车轮。你们话题作文不是喜欢举例子吗?我保证你连一个不学习就创新的例外也找不到。想站在巨人肩膀上,你首先得爬上去吧?没有掌握已有知识,谈何创新?”
话题扯的有点远了。 本来只想根据原文扯扯的,不过不说上面的话就没法评判原文。 毕竟原文的话题针对的是基础教育。
原文里提到:“今天接到一个妹妹的电话,她刚查到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去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我要怎么告诉她呢?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 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事实上我估计出国的同学(尤其是读博读硕的同学)都经常会遇到国内的这种咨询。我自己也是,但是仅从国内同学父母对这种思路的茫然就认为”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是”中国的教育“导致的,我个人认为有失偏颇。
原因很简单: 你去问问申请大学的美国同学他们知道自己申请的是什么么? 如果他们真的知道你说的那些问题,美国大学总体drop out rate 平均下来接近50%又是为什么?
其实答案也很明显,和教育无关,是学生缺乏选择的同时,人生被家长过分的限制。而这一切还有一个关键理由:成本。
这就涉及到了原文的第一部分 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里我要加一句。 如果他们家里足够有钱 或者自己足够心狠导致没有牵绊的话。
原作者提到”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对于东亚人来说,重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
这是为什么,因为东亚人认为一个人在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社会里,都要给予社会价值。而一个人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往往是一个家庭承担不起的,而社会里大量个体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过程中消耗的总资源则是社会承担不起的。
我深刻的被触动是一个姐们问过我一个问题,她在工作和读博之间犹豫,我认为她很喜欢读书,也善于钻研,因此鼓励她读博,直到她说出了那句话:
“我父亲是老三届,40多才生的我,一个博士至少5,6年,这个期间我还不怎么赚钱。我家也不富裕。如果我读书过程中我爸不在了,我就算毕业也会因为没有尽孝后悔一辈子的。”
当时我就无语了。个人的兴趣,想做的事情和自己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优先选择哪个?
同样,美国的人均资源能保证我三换专业,但中国的人均资源就那么多,强行要求这样是否现实呢?
说现在感觉不明显,当年我岳母兄弟三人,她是唯一的女孩,家里又需要人帮忙,所以家里把能上初中的机会留给了两个男孩。导致我岳母一辈子是小学文化。虽然她后来养了两个女博士。人到今天也非常聪明。但是她从人生角度来看已经错过了她想做的事情,上学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每个人并不平等,手里的牌不一样,有些人为生存挣扎的时候,另一些人这在追求最大的发展。这都没错。 唯一有错的是,告诉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会成功” 这其实等于“胡不食肉糜”
另外说一句,原文中“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   爱学的,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 是正确的。 制定游戏规则永远比遵守游戏规则高端和有利。
但是请看好,原文是“美国富人” 穷人呢? 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 中国教育也许扼杀了天才和淘汰了傻瓜。 但是培养的都是A-C 等级的人,并可以被社会使用。而美国所谓的“素质教育”培养了1%的天才同时,学废了99%的人(甚至少于D)这些人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亚洲人作为整体一直在美国社会里保持整体最高收入水平,why? 因为他们学的都是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虽然对第一部分有不同意见。但是第二部分千万不要继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维模式 我却非常同意。不过出发点却不一样。
我很赞同文中提到的”我认识的大多数同龄人,都处在父母粗暴的人生规划之下,从小学这学那是父母决定的,选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是父母决定的,大学毕业马上读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是父母决定的,跟哪个女生在一起也是父母决定的… 那人生到底还有多少是自己的?“
但是他的解决方案却是和第一步相扣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却忽略了”这个人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我个人的解决思路则是:在可见的范围内观察和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尝试。观察父母及身边学长的成败。做出自己的结论并走一条尽量共赢的路。 在走前永远要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及是否愿意承受相应的代价。
无论是谁,再没钱的人当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都可以去做做职业性格测试。或者多接触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比如参加各种论坛和聚会)而不是天天打游戏或者看图片,问问他们的成长轨迹和新的。 至于有钱的可以禅修、去休学、去打工、去旅游。。。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让自己的内心走出喧嚣的环境,自习地听清楚内心的呼声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再去做事读书。再去花时间培养自己那一方面所需要的所有素养,而不是相反。
原文这段结束时候写的一部分我非常同意,这里也再转述一下:
”对于父母的建议,很多当然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但不要在自己独立思考判断之前就全盘照收,除非你不想发展得更好,   只想复制你父辈的人生轨迹。父母永远都是为你好,没错!但是父母永远都不知道什么选择对你最好!做为司机的你,做为棋手的你,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自己手握方向盘、自己谋划大的棋局,而不是和父母一起握着方向盘、在争吵声中落棋…“
文中第三部分说的是“大学,不仅仅只是学好专业那么简单”   这句话我非常同意。因为从大学开始,一个有心人就应该建立自己的人脉。尝试把所学的运用到社会中,并试图根据自己的能力,家庭背景等给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方向定位。还有最重要的--谈恋爱。(学会和异性互动的同时分辨适合于自己性格家庭背景的异性)
不过我觉得由于系统设计原因,中国大学教育非常缺乏上面说的几点。
我记得我和朋友探讨时候说过,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就在于在小学初中这种吸纳最强的时期给予了最完整的系统性通识教育   的同时。最失败之处就是在最需要学习分析和判断的时期(高中大学)延续了基础教育的僵化和死板。。。说白了,高中以后的学科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在一个社会大分工的今天我们不需要每样都精通的人,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对基础有了解,有科学素养(而不是宗教式科学崇拜)同时对某一方向有专精的人才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对于大多数18岁的学生来说,大学的目的应该是创造尝试的条件,培养学生对整个社会体系的了解和对知识的兴趣。 而不是继续死板的集团性管理。 我对军训没意见,学习工业化社会的纪律性么。不过对后面什么熄灯,禁止研究生结婚生孩子啥的就很不屑了。 这是成年的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不是小孩子,你干嘛还像小孩子一样在管?没有意义的同时你也管不住?不信?中国每年1400万人流里多少是女大学生贡献的自己去查。
堵不如疏,面对成人就要用成人的思维。 让他们知道自己要为自己负责。把一个人当孩子这个人就会行为总像个孩子,不会长大的。
至于文中提到“在美国的大学毕业要求里,每个学生通常都必须修满定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课程,这三个领域也是构成一个人知识系统的基本分类,如果任何一个人,没有在这些领域都有过较好的教育,都很难称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我觉得这是因为美国大学之前没干别的,全去玩了啊。。。从中国教育系统出来的筒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已经是刚刚的了。 补补艺术就好了。(话说我很崇拜85后啊,例如 @周旸 啊 @刘聪Jessica 啊 @岳媛lulu~ 啊 @张霁 啊 。。。都是一群会多才多艺会乐器的筒子啊)我是既不会乐器也不识谱,更不会花花的艺术渣啊。。。唯一能做的就是写歌词有木有。。。自卑ing...
回到话题,我觉得这些领域的通识并不是为了做所谓的领导者。事实上,我很讨厌美国这边动不动就各种leadership的叨叨。 军队里最讨厌的也是 too much talker too few doer.所谓领导力,更多的应该是实干的跟我上,而不是指手画脚的给我上。有实绩,大家自然愿意和你走。这些领域的通识是你可以加深对世界的了解,最后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
我很欣赏对各科知识贪得无厌的人,我自己也是。但是这并不是为了我成为什么领导者或者成功的人。而是我愿意去了解学习这个世界,这让我能更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发展方向。这样会让我很开心。 that's all.
文中还提到了“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气力提高自己的GPA,这样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从一个懵   懂的高中生,到进入职场,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好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领导能力(包括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   力(你是否敢于挑战权威,永远保持冷静客观?尤其是在国内上学的学生们,更应该特别小心地呵护自己地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否则将造成非常大的遗憾)、写作能力、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素养… 其中的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严重欠缺的。”我个人觉得基本正确,不过动不动就说 “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 很无聊。 因为这玩意不是被扼杀的,而是自己放弃的。 所谓来美国一个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就不会扼杀么? 看看这个想法本身是否客观是否批判? 所以说,不过是被谁洗而已。
文中所提到的解决思路如“好好地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吧!给自己一个阅读和锻炼的计划;去勇敢地开口和陌生人交谈,去   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积极地参与几个有意义的社团,或者组建一个自己的社团;去旁听各类入门的课程,打开自己的知识面;去逼自己跳出舒适圈,不要交那么多的酒肉朋友,独立地应对挑战,并且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吧;去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吧“
我个人建议还是我在上面提到的:
量力而为。 在可见的范围内观察和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尝试。观察父母及身边学长的成败。做出自己的结论并走一条尽量共赢的路。不要因为别人做什么(如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自己也就盲目跟风去做。记住,你不是文艺女青年的话就不用去西藏搭车然后用打炮清洗自己的心灵。。。
至于这个部分最后提到的”我尽量避免过多和中国学生“扎堆”“ 我个人也持不同意见。 这在我原来老文 O编辑总结: 关于华人如何融入美国人的圈子(链接:人人网 - 抱歉)提到过。 这里不多陈述。
其他的如”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理解华大里的国际学生们背后的文化,去感受基督教、天主、摩门教徒们的信仰,利用交流访问、会议、采访、背包旅行各种机会,去到20多个国家,认识当地的人,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只想说,无论原作者你觉得不需要怎么花钱。你本身做这些事的成本是中国绝大多数人承担不起的。 所以我很赞赏你的开拓精神。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榜样,那么社会是无法承受的。 当然,对于有条件的同学,我则要说,像这哥们学习。 对你没坏处。
原文的第四部分是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自己没好处
其实作者却没说清,为什么重视个人主义的西方却一致在强调teamwork (在美国上学的中国同学一定有感触,美国大学的各种课里强调teamwork,可是能力很强的中国同学一般都被猪一样的队友搞的头晕脑胀,甚至需要一个人干全组的活,不时感叹,没队伍多好),而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教育系统陪培养了完全不懂合作,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学生呢?
作者的答案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
我个人却持不同观点。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全盘否定作者的原观点。分数鉴定制所产生的攀比心理是资源紧缺社会里的一个典型表现。也是不少人的前进动力之一。(虽然这个动力不一定是啥好事情) 这个攀比并不只是学生,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起了非常差的作用。“邻居家的孩子”的痛苦我估计和我一样的学渣们都有体会吧?(我家领导体会不到,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她只做过一次年级第二,第一是她孪生姐姐。。。)不过幸好自己是有想法的小学渣,所以我很早就学会了对老妈的比较左耳进右耳出。 再说就出王牌: “别人家孩子分数高,找别人家孩子当儿子,别找我。”
当然,偶还是比较彪悍的,而且有从小被打出来的抗击打能力。 所以细皮嫩肉的同学不要盲目学我。。。
我从小就给了自己两个标准,后来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
1. 每次考试后和自己进行比较,我是否比上一次有进步2. 这门课里教授的知识我理解了多少,能否变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运用?
熟悉我的朋友都会觉得我很能忽悠,也得益我自己一直在拿这两个标准要求自己,任何我学的东西我都要求自己能尽量深入浅出的给不懂的人讲会(从中国初中的时候我就开始这么做,来美国以后也是)并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我在讲述过程中他们提出的问题(尤其是我不能回答的问题)也是我自己继续学习的动力。
说到这里大概朋友能猜出我的哲学流派了。 正确,我是阳明心学的粉丝 :-P“知行合一”是我学习的动力。
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将知识运用进生活,不断修正,领悟并提高,使我能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自己,是我不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我能看到很多人学历比我高,学的比我好,但是求知欲却远远不如我,因为对他们来说,知识是负担,是责任。而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明确的兴趣目的:
我对军事感兴趣,所以去当兵,而且是作战部队里的战地工兵,参加实战,可以让我更好的体会和观察战争。
我对社会运行感兴趣,所以当了劳工部的联邦探员,能让我更好的观察社会的运行。
我对汉语博大精深感兴趣,所以我学了汉语语言学硕士。。。
我不知道我以后还会对什么感兴趣,但我知道,我感兴趣的就会去尽力去了解。
我并不求自己最后能达到什么圣人境界,我只知道,我在学习世界过程中了解完善自己,就够了。万物有始有终,人终有一死,能在走的时候对自己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就够了。:-)
跑题说了半天自己,回到原话题。
原作者说的情况其实说白了就是中国的教育竞争机制导致学生从小把自己的同学乃至每个人都看成了竞争对手。这点从同学   会里就知道,全班学习最好的几个关系一般都不怎么样(除非他们是恋人,兄妹或者基友。。。)毕业后也不会和大家经常联系。而关系最好的反而往往是班里中游乃至中下游的同学,因为分数竞争对自己的影响不大。
当然,有那种天才型睡觉也能学好,没事就和大家打成一片的高富帅。。。我只有跪舔的份,人和人是有差距的我承   认。。。(话说我米国高中微积分课同桌是个加拿大帅哥,这哥们上课就睡觉,考试就是A,是魁北克人,说法语和英语,后来自学中文跑天大和复旦交流,这哥们足球还踢得好,最后娶了个CBC(加拿大出生的华裔)做老婆,接手了老爸的公司。。。这种人,我只能说,土豪,我们继续做朋友吧。。。)
这种氛围下出来的所谓“精英”其实是敌视合作的。这些人往往认为自己能搞定一切,看不起“比他差”(他自认的)的人的同时往往嫉妒“比他好“的人。极端一些的,更有我如果过不好,TMd 谁都甭想过好,我过的好,谁都甭想过的比我好的心理。这些人也是原文作者说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事实上,中国社会里很多时候还是鼓励这种人的,看看“杜拉拉升职记”里就知道。但这是一种短视的利己主义。很简单一个道理,你再强一天只有24小时,你再聪明也必有一失。 你再强壮如兰博遇到全民动员搜山也要跪。人类最强的力量不是个体,而是组织。一个运行良好的组织能成倍数的放大本不强壮的个体效应。这也是为啥我基本不信某些抗议是“自发”的还能和部队对抗,一个广场里放个1万人,给我500训练良好的士兵配合,不用枪械只用冷兵器我都能迅速镇暴。这不是玩笑,阿布格莱布中央监狱里当年最高关押人员数接近3万,驻守部队也就700人。几次暴动我们都能迅速镇压凭的就是组织的力量。
那么如何在组织里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是个人主义。即最大程度的为组织发挥自己的特点。人和人都是不同的,利用不同的长处互相合作才能使得一个组织得到更大的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学校里明知很多项目让学生单干会更好非要搞合作的原因。也是习惯了单打独斗,靠beat others得到优越感的中国好学生不适应的原因所在。
你再牛X,也要用傻X能听懂的语言帮助傻X一起完成整个项目。 如果你觉得你牛X不和傻X合作,那你和傻X一样会得F。 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懂得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与之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是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 也应是我们教育系统培训的目的所在。
至于文章最后提到的“我在美国的体会是怎样的呢?我的国际研究课上有不少同学,他们在朝鲜进行过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用水问题…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真的让我倍受感动,尽管很多人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去实现他们的善举,但不管信仰如何,这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做真、善、美的事情,我们   的社会就还有希望。我在云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几乎完全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深深地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么远… 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为自己没考上一本苦恼,那边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个大问题。”
我只能说,同学,成本,成本问题,你同学能去非洲是因为他们能买的起去非洲的机票,问题是他们想过并能说清楚,非洲的贫穷是因为他们在这个国际经济结构中占什么地位么? 如果不能,那再解决有意义么?治标不治本?中国今天云南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但是如果你倒回几十年前,中国多少人一年只能洗一次澡?没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洗澡的基础么?联合国的确完成了千年发展目标中把地球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问题是,那一半全是一个国家提供的--中国。(同时全世界其他第三世界地区贫困人口是增加的) 这是公益的力量么? 答案不是。而是埋头苦干和发展工业化的力量。
原文作者提到“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快乐,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比如游戏、吃喝),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比如赔偿、减肥)…但是你们想过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吗?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亲自参与公益,不去亲自帮助那么一两个人,我想这   样的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最伟大的幸福的追求,才会有屈原、鲁迅、南丁格尔、甘地这样的人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样的幸福,可不是豪华的汽车别墅和万贯财富可以比拟的。”
我也想问一句,你做公益的前提是否是不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做大的改变,如果让你放弃你现在拥有的一切,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分享给最穷的同学们的同时改变社会不公正的分配基础,让他们生活更好些你会做么?如果不会,你的公益是在做什么?看着他们感激的眼泪让自己感觉幸福?还是嗟,来食?
就像不少人一方面说我热心参加公益教育,一方面大骂不应让外地孩子进京参加高考挤占北京考生份额一样。。。
也就像某些人热心参与地球一小时,却对自己学校体育馆连年彻夜开灯熟视无睹一样。
小清新无过于此。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他去做公益不对,而是希望做公益的人多想想,一方面利用系统的剪刀差得到了额外的资源,然后把一点点分出来给被压榨的群体,然后还说,啊我多么幸福。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么?
与其这样,不如照实说,我们占据了更多的资源,退还一部分是应该的。不需要谢,这会让我心安些更好一些。
至于其他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我无意评判。只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学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并从中感受到美好,并传递给下一代。
仅此而已

ruanhuimei 发表于 2017-3-9 19:30:29

作为一名上海交大本科,藤校硕士在读,亲历应试教育并浸润多年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这个问题让我感触良多。
背景:裸考上交大,没有自主招生加分,江苏考生,家庭不富更不是赵家人,妥妥的应试教育受益者。

很多回答提到的,应试教育带来的统一标准下的公平幻想,老实说,是个缺陷但不致命。在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突然意识到自己在18岁就度过了自己的人生巅峰,有这么难以接受吗?

就个人经历来看,我认为应试教育最大的危害在于,流水化教育下的数代人,在初高中时并没有形成选择自己职业和人生方向的自觉,于是到了大学里,考研、出国、打游戏、谈恋爱、找工作,多少人扪心自问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就我观察到的大部分人来看,庸庸碌碌或者青年得意都无所谓,因为讲真,大部分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随波逐流而已。然后到了毕业之前,把困惑,迷茫,面对社会的手足无措,价值观的冲击,统统归结为青春的伤痛,生来彷徨。什么伤痛,狗屁彷徨,根本就是人祸,祸根早就在初高中时候就种下了,慢性毒药而不自知。最终,这一切将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化和拜金主义为代价,因为推动这个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告诉你们一个事实,高中整整三年的时间里,我是无法想象2011年6月9号以后的人生的。而且这一切,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我是真的没有办法去描述一种真实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搞竞赛,准备高考,很忙碌,有肤浅的理想,但是我却连大学和人生是怎么样的都想象不出来。是不是觉得傻?你以为我想?

在大三下准备作品集出国的时候,我经历了非常痛苦的自我否定,我不能确定这是不是我要走的路,现在却要逼着我做出选择,太流氓了。为什么我不知道?因为在我上大学之前甚至没有人告诉过我这很重要,这需要考虑,在我上大学之后,即使有人跟我说了 ,我专业都选好了你来跟我说这个?我的所有无知都来自青少年时期相关教育的缺失,在本应重要的人生节点却作出了轻率的选择。大三直到现在我都为我和我的同胞感到巨大的悲伤,人活着却不知道生活为何,数以亿计的人生,都被虚度了。

我来到宾大以后,看到很多优秀的青年,特别是很多沃顿的本科生,非常年轻,却让我非常惊叹。很多次我都在心里深深感叹,这就是未来推动以后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吗?交大已经算是不错的学校,生源的平均智力水平肯定高于宾大,但是仅此而已了。所有绞尽脑汁想为祖国大陆的教育事业挽尊的人,仅此而已了。对于青年来说,天赋水平、经历和硬件条件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此生此世知道自己为何而行动的自觉。美国人诚然也会迷失,但是他们并不是以整代人为单位来计量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才刚刚脱贫,贫穷会带来无知,整个社会的贫穷更会带来迷惘。但是,这真的完全跟社会财富有关吗?

还有很多话就不说了,现实总是这样,明明只是在讲真相,却总有人觉得你说的太过愤激。挺有意思的,对吧?


————————————更新于2015年11月12日—————————————
一夜醒来多了一千个赞,可能是我这个一般走肾的人,这次走了心。

很多人不敢说出自己的迷茫。在真实的生活衬托下,这种话说出来自己都觉得太矫情。别人会说,有这么多年给你思考,你都没有思考出结果来,足可见是你个人的问题,不要让高考背锅。然后随着年岁渐长,转换的成本全方面上升,于是一切都走向无解。

但是真的是个人问题吗?各位心里可以想想,有没有这种微末可能性,就是这么大规模的一届届一代代的人,真的被耽误了?

那么这全部的走向就变成了,早就认识到自己是升斗小民,早就收起了那一套宏大的理想,各自迷茫又艰难的活着。
我们活的这么认真,但是连一个踏实地做喜欢的事的机会都没给过,你不讲道理。

————————————更新于2015年11月13日
—————————————
评论问我干嘛要有这么强的使命感,受什么刺激了,我来告诉你我受什么刺激了。

我高中闺蜜高考比我低一分,大学错选一个不喜欢又极难找工作的专业,现在毕业在家乡五线城市银行柜台上班,跟我说迷茫,我心疼。我高中同班物理天才,家里人让他报建筑,因为有个亲戚学建筑赚钱,天天打游戏挂科,我心疼。大学同班男生数学能力极高,被调剂念了设计,连根干净的线条都画不出来,现在毕业在家申请CS出国,算算看前后浪费多少年,你心不心疼?

无一例外都是国内名校,但是有什么用。我看到天赋被生生浪费,精力被错误安放,你跟我说他们自己没有规划难道没有责任吗,我不跟你辩论是谁的错,这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我就是替他们觉得委屈。你跟我讲大局,讲资源,讲国情,可我就是觉得特别委屈。你跟我辨析应试教育,家庭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区别,请问真的能分割的那么清楚吗?家庭教育不跟着政策走?不少家长还经过应试教育呢,你能讲的清吗?讲不清那么教育的锅还得背着。说到底我才不管你撞车的是高铁还是动车,撞车了人没了,那就是委屈委屈委屈。

说我这些同学自我沉沦的,都把事情简单化了。任何行为背后都牵扯着一系列的动机,我们每天的人生都是由无数个小决策叠加起来的,现在全部的决策都指向了错路,岂是你简简单单沉沦二字能够概括的?拜托走点心好吗。

————————————更新于2015年11月14日
—————————————
很多高中生在底下评论,说觉得很迷茫,质疑高考的意义。
高考本身只是个带着部分洗牌功能的游戏,没有能力跳出去的人,最好的选择是:学会游戏规则,尽可能的去玩好它。但是一定要知道,是游戏总有结束的一天,你总要面对真实的世界,在这一天真正到来之前,你需要做的是,尽可能的认识世界和自我。
一旦有了这样的意识,就已经透进了一点光。
(鸡汤好喝伐)

—————————————

很多人没弄清的一点就是,在这个污糟的制度下,作为公民而非肉食者,我们永远无需去体谅这个国家由于历史积弊之深厚,社会格局之复杂,改革之艰难,所以“有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至少普及了基础教育”,“至少是相对公平的制度”,“至少保证了社会的流动性”。因为强权政府的存在,我们永远无需维护和肯定这个现行制度,因为不关你事。如果你觉得好,放在心里,也不必发声。作为公民的责任,如果你要发声,就应该挑剔,就应该不满足。
这个中逻辑和苦心,希望各位明白。

汽水瓶盖 发表于 2017-3-9 19:24:37

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之所以受社会诟病的原因,从舆论角度分析,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两条:
1、中国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
2、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体制和西方不一样。

既然科技落后,而且基础教育模式还不一样,那肯定说明,中国的教育扼杀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了中国科技的落后。不然,为什么人家外国人一拍脑门就能想出一个主意来,就能拿诺贝尔奖,而中国人死活也做不到这样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点子来呢?

媒体上几十年了,连篇累牍的说应试教育扼杀想象力,进而导致中国科技缺少创新。但请问,谁能拿得出确实的证据来证明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除了中国之外,数数100年前的列强名单,再看看今天的列强名单,(除中国加入外)几乎就没有多少变动,难道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也都是效仿中国应试教育所致吗?

你穷你丑,又恰好呼吸姿势和优等生不太一样,所以你呼吸都是错的。

对于某些“评论家”而言,最善于的就是把两个其实并不相关的东西拉上因果性。

当然了,这绝不是说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体制就没有问题。但现在中国科技正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创新也正在大量出现,优秀论文数量快速提升,而基础教育体制还是“应试教育”,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味把“创新成果暂时不如西方”的原因扣在所谓“素质教育”上的荒谬性和懒惰性。

如果以后中国科技继续发展到一个强大的地步,那么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体制也完全可以被这些“评论家”们说成是支持创新的典范——你白富美,你的呼吸都是香甜的。

不信?那我先替30年后的“评论家”和“教育专家”们挣点稿费: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能涌现出这么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来呢?中国基础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功不可没,它能有效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孩子插上天马行空的想象翅膀,而这对科学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应试教育能够在短期内灌输大量的基础知识。众所周知,创新只能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备之上,而这些大量的基础知识就如同想象的翅膀一样,基础知识越牢固,翅膀也就越有力,才越能天马行空进行各种丰富联想,创新成果自然也水涨船高。而反观很多西方国家,由于几十年来实行“快乐教育”,学生翅膀软弱无力,想象力日益匮乏,体现在国家科技综合实力上,就是西方国家科学界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少。第二,应试教育十几年中,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高强度的创新训练。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解决一个现实中的科学问题,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应试教育的一个秘诀就是大量做题,这些题库就像一个庞大的飞行模拟器一样,给“小飞行员”们从各种角度模拟了科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细节问题,就像飞行员在地面训练一样。因此,等中国的学生进入大学的时候,他们实际上相当于有过大量模拟飞行经验的“半成品”,这样,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大幅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上的科技创新就会相对比较容易。而这些年来,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则忽视了大量做题对大脑的模拟刺激,以至于等他们上真正的“飞机”的时候,才发现技能还很生疏,创新能力自然萎缩。第三,应试教育能够更好的保障公平性。一些好的苗子,仅仅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导致没办法在琴棋书画拓展训练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但是他们可能通过应试教育来展现出他们的才能,这样就避免了这些好的苗子被埋没,保障了能有更多适合科研工作人能够进入科研队伍,这也促进了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蓬勃生机。第四,应试教育有利于人尽其才。因为在学生时期高强度的训练和考试,每门每次考试的分数都明确清楚,学生能普遍清楚自己究竟在那一个学科表现较好,因此在进入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多的会有清晰的目的性。而不至于盲目选择专业,盲目选择大学。而这种清晰的导向性,使得进入中国科研队伍的年轻人,都是喜欢科研并且清楚知道自己在哪个领域有特长的。这种高度目的性的组合,使得团队能集中合适的科研力量快速进行研究课题的突破,这种团队优化,也是如今中国年轻科学家能有这么多的创新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摘自2052年10月13日《南X都市报》电子版 , 原标题《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作者:熊丁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22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13qqoli 发表于 2017-3-9 19:18:40

在八股文盛行的时候,还是有能写出精彩深刻文章的天才,所以八股虽毒害了莘莘学子千百年,但并不妨碍极少数天才带着脚铐跳舞;在推行素质教育的美国,校园欺凌现象依然比较严重,成绩好的被视为怪胎,体育好、人缘好的人才是校园之星。

这是不是说明古代科举制度、现代欧美国家的“素质教育”都是有好有坏,我们要辩证看待问题、乃至于辩证地看待我们即将讨论的,某种意义上介于两者之间的应试教育制度?

不是的。

而是我们错误地定义了问题,把眼光放在了错误的地方——教育制度是浮在表面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流动机制才是内在的东西。科举制度好还是不好、美国素质教育制度的优劣,其实很大程度上被这些内在的东西决定了的。

比如真的是科举制度在毒害知识分子吗?非也,君权至上产生的奴化万民的思想与文化以及大共同体主导的社会流动机制才是;真的是美国的素质教育制度的不足导致了校园欺凌现象永远无法根除吗?不是的,是不完美的自由放任机制和青少年普遍性的生物性竞争之风(进化心理学意义上的,所以各个国家都有,素质教育也没有改变这一点)。

并且,还有另外一个佐证的东西,那就是20世纪中后期,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流动性并没有比对性的差别(来源于《社会学的意识》,可查证)——这说明就解决社会流动性问题而言,不同的教育制度保持基本保持中性,并没有给哪个国家带来不同——即便是被吹到天上去的美国素质教育,在解决社会流动性、或者说决定谁有钱谁没钱上面,并没有什么公不公平的问题。

或者说白了,一个社会的教育制度公不公平,跟教育制度本身没有什么关系,谁有钱谁没钱跟一个国家本身的经济政治,或者偏激地说,工业体系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给封建社会以素质教育,它的公平与流动性依然是社会本身的内生禀赋所决定的——正如给雅典以民主,依然是残缺的民主,依然还有对妇女的不平等。

所以,在这种逻辑下,教育制度作为文化上的附着物,说是讨论其危害,毋宁说是讨论任何中性事物的不完美罢了。

也正如上面某位朋友的大白话,那就是有钱的有路子的,才不会关心什么教育的危害呢。

而教育资源的分配所导致的不公平,早就先在于制度本身,被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所决定了——至少宏观上看,这就是整个社会的事实。

53000330 发表于 2017-3-9 19:13:01

应试教育并没有“危害”。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话后,会有立刻点“反对”的冲动,别着急,因为你可能误解了我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的真实含义是:用 “危害” 来描述应试教育并不妥当,更为恰当的词是 “局限性”。


“危害” 和 “局限性” 的区别是什么呢?举个例子:

[*]喜欢吸烟的人得肺癌的概率更高,因此,吸烟对身体是有 “危害” 的。
[*]素菜中几乎不含有蛋白质,通常钙的含量也较低。它很难让人变得强壮和漂亮,所以,吃素菜是有 “局限性” 的。


这下就很清楚了,危害和局限性的区别在于:“危害” 会让你在某些方面直接遭受损失,而 “局限性” 只是无法让你在某些方面得到进步,但并不会让你损失什么。

之所以我用 “烟” 和 “素菜” 来举例,是因为我觉得它们确实很好地刻画了“应试教育”的地位:


[*]接受应试教育,并不相当于吸烟,而是更接近于吃素菜——为了身体的健康,我们不应该吸烟,但不该停止吃素菜,而是应该去吃点荤菜;同样地,对于教育来说,我们不应该完全抛弃应试教育,而是在维持应试教育的同时,去慢慢地添加一些其他的教育方式,让人才选拔和自身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一些。

应试教育的存在是有它的合理性的。

应试教育最大的优点,是它的 “高效”。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试教育评判标准明确,动用的资源少,不需要太多的师资力量,通过几张考卷就可以迅速筛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学生。而且筛选出来的结果,也是大体合理的:985 学生总体来说确实比普通一本学生优秀,本科生总体来说也确实比中专生优秀。这样的教育制度,也的确 适合那些人口众多而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 —— 我们都知道鼓励学生讨论的小班化教育甚至是一对一辅导有着更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学生那么多,哪里有那么多匹配的高质量教师呢?

对于学生来说,应试教育能帮助我们迅速地了解到一个知识点下的知识架构,通过对知识点的传授和一定量难题的训练,我们可以迅速拿下一个知识点。事实上,总体而言,中国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高效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有名的。看看大部分美国大一学生们的教材吧,国内的高中生们基本都可以尽情地嘲笑他们。

这种简单高效的教育制度,也带来了另一个优点,那就是相对公平。因为应试教育主要依赖课本,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那么高,加上相对统一的试卷,使得即使是条件落后的地区,也能受到可以接受的教育。“寒门贵子” 的比例虽然远不如发达地区的孩子高,但好歹人们还看得到希望。

当然了,我写这篇回答,并不是在给应试教育洗地。因为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也确实不少。



[*]第一,应试教育窄化了优秀的标准

在 @肥肥猫 的回答(应试教育有什么危害? - 肥肥猫的回答)中,他提到:
“数学,在我们传统的应试考核体系中, 在“对人的智力进行评判”这件事上,权重过高。一个语文很好的人和一个语文很差的人,可能是90分和65分的差异,但一个数学很好的人和一个数学很差的人,就是99分和20分的差距。”这种说法很吸引眼球,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觉得并不算准确。

假设这种说法是准确的,那我们像 TOEFL 和 GRE 一样,对考试分数进行修正,使它符合相同的分布(比如把语文分数的 映射到 ),这样数学的权重就和语文一样了,行不行?

并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诚然,有些文科好而数学稍差的人会脱颖而出,但是那些数学特别好而语文稍差的人会抱怨自己的优势科目变得不明显;而对那些语文并不突出但数学很差的人来说,基本没什么帮助,他们依旧会觉得数学比例太高。

因此,问题的本质并不在此。问题的本质在于: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东西。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文科生就是要考语数英政史地,理科生就是要考语数英理化生,这六门课,只要有一门不好,就会影响升学。

实际上,尽管对全人类来说,数学是很有用的学科,但有些职业是真的用不上初中以上的数学的:学新闻的人基本不会用到解析几何,学美术的人也很少用到数列。

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在于,它给你的考试科目和难度提供了太少的选择,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给“优秀” 定下了一个标准:优秀就是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全面发展,最好有几科还特别突出。除非你在某些方面特别突出(比如奥赛金牌、国家运动员),否则你是无法脱离这个标准的。
(好在这种状况正在好转:一些省份的教育改革,让我们在考试科目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种被窄化的优秀标准,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兴趣爱好的培养,很多所谓的优秀学生,本来可能会在很多其他方面拥有潜能,但却不愿意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发展兴趣,只是一味地做题,这样的生活是很无聊的。

而另一方面,到了真正上大学和找工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高中把这几门课学到这种程度,对自己的帮助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效果也确实不明显。而曾经那些多才多艺而被定义成“不务正业”或者因为偏科被我们嘲笑的人,反而过得更好,这让我们对 “优秀” 的定义产生了动摇,只是,已经有点晚了。



[*]第二,应试教育并不鼓励对真理的探索

简单地说,应试教育倾向于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而不会告诉你它为什么正确,以及我们是如何探索到正确答案的,中间又踩了多少坑。

这种教育方式的原因很明确:它需要高效,需要学生们在每堂课上都学到知识,所以无法接受很多讨论和探索的过程,更不用说错误的讨论。

当学生们回到家时,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学到什么知识。

[*]若孩子说:“我们今天学习了 XX 定理,然后用这个定理讲了几道例题,然后布置了几道相关的作业题。” 家长们会感到满意。
[*]若孩子说:“今天老师让我们讨论了一道难题的解法,我们各执己见,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然后老师分析了每个人答案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但并没有告诉我们正确答案,他让我们回家查阅资料,继续想,明天上课讨论。” 家长们则会想:这老师教的是什么玩意儿!那么低效!

但实际上,哪种教育方式更好呢?

如果为了追求考试分数,当然是前一种很好。如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还真的是后一种好啊。让我们进入社会时,过去学的知识点和考试分数很多都用不上了,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却是受益终生的。

如果我们不鼓励探索能力的培养,永远只告诉你结论,那我们学习东西,永远是线性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还容易遗忘;但如果我们掌握了思考的方法,那么我们就拥有学习大量知识的潜能,让我们越学越快。在缺乏学习资料的情况下,这种潜能也能帮助我们自主地学到更多的东西。



[*]第三,应试教育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联系,难以让我们产生职业兴趣

为了让我们学习理科,应试教育 “发明了” 一些奇怪的场景,比如:

[*]一边蓄水一边放水的水池,最终水池干了;
[*]白天往上爬,晚上在墙上休息,掉下去一点点的井底之蛙;
[*]傻乎乎沿着直线逃跑的羊和按照螺旋线追羊的奇怪的狼……
我承认这些题目背后的知识点是有用的,但是这些所谓 “应用题” 的场景却是理想化而难以在现实中发生的。而真正用到这些知识的场景,其实要复杂得多,而相关的综合性题目却并不多见——哪怕作为课后探索题也好啊!

当我们在做这些题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把它们抽象成某道理科题,但由于场景本身距离生活太远,这些例子很难让我们真正意识到理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类似地,当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为了提高区分度,我们会出一些英国人根本用不到的语法,出一些英国人也不知道答案的阅读题。这才出现了 “英国教授做高考英语卷竟然不及格”、“英语高分学生完全无法在美国生存” 之类的奇怪事。

总之,为了追求分数和区分度,一些科目的学习会脱离学习初衷,到最后,我们掌握了一堆细枝末节的知识和考试技巧,却难以对科目产生真正的兴趣,亦或是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等我们进了大学,突然发现,学习和中学阶段变得完全不同,学习目标不再是一张张试卷而是一个个项目时,我们发现工作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曾经觉得特别有趣的东西可能非常无聊,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到反而会有点意思……但这时发现这些,就已经错过了很多择业良机了。


以上这些,是我心中应试教育存在的局限性,但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彻底摒弃应试教育,而是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它,并采用其他方式弥补这些不足。
如果未来有条件,我们可以丰富大学的录取方式、适当增加讨论和探索相关的课程、多让学生参加工程实践和项目实践并了解职业,那么,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也是可以被慢慢消化的。

#

(欢迎转发,转载需私信作者获得授权)

、不得马虎、 发表于 2017-3-9 19:07:01

我写下面并非要彻底否定应试教育,在中国教育资源极其不平均,经济文化撕裂的大生态下,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提供了一套非常清晰的评判标准,通过分数这个显性的指标来筛选和划分学生群体,选拔出社会精英,可能是一种公平的取舍了。只是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孩子都应该反思一下现在的所接受的教育形式,如何发挥出每一个孩子自己的个性,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人。

应试教育的缺陷,在大的时代下,这些缺点可能体现在了整整一代人身上。

我记得刚上本科的时候,由于我是来自西北某省份,我们省考生少,教育资源也比较落后,每年的录取分数比别的省低一大截。所以当时我的高考分数是全系倒数第一,大概和倒数第二差50分左右。看起来我是绝对的差生,但是在大学四年,我每年都拿校级奖学金。同时,很多入学时高考分数非常高的同学成绩一泻千里,天天通宵上网打游戏,其中有几个补考几次都不过被学校勒令退学。

据我所指,这种现象在全国各个高校并不少见,甚至有北大清华的学生由于成绩太差被学校劝退的新闻。

中学时期,老师和家长形成了非常严酷的监督机制,提升学习质量。此时,高分可能仅仅意味着监督的有效,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学习能力。实际上,正是因为以考试为目标,导致很多中国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高中老师会再三打气「再坚持一下,到了大学就轻松了」。

应试教育最显而易见的恶果,就是长期的压力,紧张,竞争在学生心中形成巴普洛夫式反射,在心理上将学习和厌烦,焦虑等情绪联系起来。绝大多数人终生厌学,一辈子不读书不思考,丧失了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


为了考试,学校的学生指注重应试技巧而非知识本身。学校从来不会传授系统的学习方法论,以至于很多人一旦脱离试卷,在社会中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完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支撑其解决问题。


为了最大化公平,考试必须有一套清晰的标准。正是如此,学习变成了追求标准答案,求知变成了死记硬背。可是真实的社会和生活往往没有标准答案,而是充满了复杂和亦此亦彼的灰色区域。很多人终生思想单纯,没有追寻问题的能力,无法理解世界的复杂。你看看网上多少人四五十岁,依然以一种极端化,绝对化,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价值标准和思想方法来看待这个世界,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理解世界的复杂和大量的处于非此即彼的灰色地带人和价值观。

关于这一点,我见过很多刚刚出国读书的孩子,常常在面对外国老师问出「why」的问题时,马上一种惊慌失措的表情,满脑子想着自己是不是又说错答案了,孰不知老师这样问仅仅是为了引导他们拓展思维。

在网络世界里,丧失学习能力的最典型代表就是伸手党,很多人将这种行为归结为懒。在我看来,背后的原因是探索欲的丧失,人们没有足够的耐性鼓励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搜集信息去回答自己的疑问。

很多从小到大学在应试路上一路顺利的人在生活中是很无趣的。我自己读到博士,在大学和公司遇到很多这类人。他们往往对考试得心应手,所以可以一帆风顺读到硕士博士,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其实眼界非常狭隘,不愿意用多元的眼光去理解不同的事物。例如很多理工背景的人常常信奉「技术为王」的遵旨,鄙视人际关系这些所谓「不实在」的东西。他们没有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推动世界运转的主要动力。如果没有应试教育的目标的单一,理工科学生是不是可以多接受一些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我堂弟是一个典型的野孩子,从小课也不好好上,父母也不怎么苛责。他爸妈对他的教育方式是:「有所不为」。从不要求他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只为他设立一些底线,比如不能撒谎,不能太晚回家,功课要按时完成等等。在遵守这些的基础上,放任自流。我伯伯喜欢读书,家里什么乱七八糟的书都有,我弟耳濡目染,从小也跟着读。记得他还不识字的时候,有一次坐在马桶上拿着一本倒着的书装模作样,这事直到现在还被家人提起。

我伯伯以前做过电工,所以动手能力很强,经常带着我弟拆一些小玩意,所以我弟动手能力很强,也喜欢拆一些电子产品然后研究,以至于上高中的时候他们院里谁家电视机坏了都找他修,当然上了大学也凭着这一点当上了网管,可以自由出入女生寝室,打着修电脑的旗号,勾引了无数清纯的女同学。

他在大学的成绩一般,但是老师非常喜欢他,因为他总是可以将生活中的问题和理论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让老师刮目相看。人缘也好,因为周围的人觉得他有趣。现在,我弟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算太好不算太坏,但是和当时很多曾今学霸比起来,我反而更加认为他的人生态度更加积极,因为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好奇心。

如果以上面上面那位高中的的标准,我伯伯对我弟的教育方式可谓消极,甚至在很多父母眼里算是不称职了。但是,正是当年那种消极教育下的宽松成长环境,造就了他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抛去金钱地位,我觉得他的人生永远是新奇的,开心的。相比之下,很多以前的学霸,在毕业后也只是成为了社会某条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而且活的并不快乐。

疯狂的应试教育剥夺了孩子玩乐的时间,而玩乐也许是孩子了解世界的某种方式。中学苦难的生活不但使人丢失了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也丧失了人生的趣味。举个例子,大部分人并没有自己的审美,人们缺乏内心的动力去建立一个可靠的审美基础,于是好恶就基于自己的情绪,于是你在网上能碰到各种各样的喷子。当然,将这种现象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有些不公,但不可否认目前教育普遍缺乏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以考试为导向的生态必然压缩学生在体育,课外活动等活动上的时间。对于小孩子,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锻炼脑力,更重要的,这些活动可以提供一个共侪环境,孩子们通过彼此合作,竞争,配合,冲突,完善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这对于之后的社会生存非常重要。

另外,现在教育里还有一些文化糟粕混迹其中。比如前几年非常流行的「给父母洗脚」活动,且不说是将宝贵的亲情当成一场全民表演,这种行为的副作用在于将「爱」变成一件道德捆绑。父母会说,「你看人家(别的学校)的孩子多孝顺,你也应该给爸妈洗脚」。于是本来真挚的亲情变成了捆绑工具,反而成为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应试教育缺乏对人性的关怀。为了高分和升学,学校和家长往往维持严酷的形象,很多地方甚至不乏体罚现象。至今依然有很多父母习惯以「否定式」,羞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父母从不关心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观念,不主动去理解孩子,遇到不服管教的行为轻则惩罚,重则打骂。致使很多人成年后依然和父母心存隔阂。

当前教育颠倒现象严重,中学要求严酷,大学反而放松了标准。这种情况和欧美大学相反。18岁刚好是成年的时刻,大学又是进入社会前最后一道门槛。在如此重要的人生阶段,不进行关于成人的责任和自省意识,致使很多毕业生心智不成熟,突然踏入社会,在心智和能力上都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去适应。可悲的是,现在的大学生只会关心绩点,四六级,考研,托福雅思等,考够60分勉强毕业的人如过江之卿。所以大学教育后,很多人既没有自制力,又厌学,同时又没有一个成人该有的责任感。

旺。163 发表于 2017-3-9 19:00:44

应试教育的危害我可能认识的还不够深刻,但是素质教育的危害倒有个让我始料未及的地方。
回想起来,我上学那会儿答题往往是“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但某个人的表现让我觉得素质教育的做法是“根据材料脑补下列问题”,好歹也是大V,稍微表现的有点高中水平。
这种话说出来不怕人笑话?
教师缺口然后就想到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第一,是什么层次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第二,是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第三,这些大学生是否有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这种脑补简直是对教育体系的讽刺,大约某人觉得拉个人就能过来当老师了,这样的认识水平也来谈教育?我已经教了3年,当年自己做题大概在江苏能排进前100,现在我还不敢说能把所有的学生讲懂,天天还在撸题目看网络课堂互相批课,生怕误人子弟。如果一个上不了211的大学生,又不把教书当成终身的事业,我想他大约不会这么敬业,这样的水货再多又有何用?
后面的简直都不忍心嘲笑了,小学生都知道教育场地的建设标准和商品房特码的不一样!这两个都能混为一谈,唉,这个复杂而残酷的世界真不适合你们啊。
这也是为什么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会对差生有智商上的优越感,因为你们对世界的认识实在是too simple,但一般我们会巧妙的隐藏这种歧视。

对于衣领王这种完全缺乏基本阅读能力的小清新,这个答案还是别看了,我们都累。
然而我的原文是
遗憾的是,我们都知道,离开校园后,这样机会并不多,人生并不是一场公平的考试,更像是不择手段的挣扎。卧槽,到底谁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支持者我也是不懂了,到底我是不是渴求公平的竞争我也凌乱了,你这阅读理解的水平真是野生的啊,高中的语文和英语一定学得很累吧,毕竟脑补了这么多。
就算你没看我这段,我特么不是还贴了两个精壮汉子搞基的图么?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们自己的生活,即使伤痕累累,也要在公平的赛场上用实力战胜作弊了的对手。
衣领王给我解读成“人生无所谓公平,只是不择手段的挣扎”,我真tm给跪了,我叶良辰语文只有您的一半水平,我也就考了125。
有趣的是还不忘扯上那三年,果然那三年成了衣领王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上只要说不过了,赶紧把那三年拉出来压压惊。不过从您这阅读理解的水平来看,我大概理解了文革时为什么有会人拿着一本毛语录造反,歪嘴的红卫兵想必也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脑补才举起了火炬。

烧钱这事扯奥运就没意思了,中国的奥运总预算不到20亿美元,你恐怕要说中国压低了预案,那我们看史上预算最高的日本,也就1000亿人民币。这什么概念?中国每年高考的学生就1000万,在校学生人数2.3个亿,教师人数1400万,每年教育经费预算近3万亿,这1000亿大概够给老师们发两月工资,或者给每个学生配一套像样点的桌椅。然而就这规模,实际上也是偏穷的,建大楼买设备雇老师这些哪样不是大把烧钱,除此之外家长还会投入大量金钱,补习班什么的一分钟一块钱算便宜的。还什么航母,美国航母一条45亿美元,中国学生一年的书本费而已。

所以你真懂什么叫烧钱?真是图样,学艺术,做科研的烧钱速度请至少x10
所以我大约也就猜测出某些人的水平了,去网易义愤填膺的跟帖“办什么奥运,西部人民在吃草”“造什么航母,先养老母”,到头来原来连数据都没自己去查过,空有一腔情绪,全无证据和逻辑支撑,这种人一般我们称之为XX。
(以上是我的脑补)

文青呐,最喜欢说世界上应该如何,但是残酷的事实是,你的脑补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个世界如果说几句"应该"就能改变,那么我们一定是在做梦。
====================================
@yilin wang正大光明@下我很麻烦么?
第一,我并不痴迷应试教育,我只不过觉得这是目前一个比较不坏的选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除了人以外什么都缺的国家,如何去公平的分配资源是任何体制都无法绕过的问题。
第二,我希望衣领王先生在引用和转述上做到严谨,这也是高中语文一个常常被强调的问题。
贺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考试,就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工具,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而我的原话是
我们所说的教育,狭义一点可以指国家为了选拔人才对全体国民实施的教育,这也是我们经历最深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特点就是强制性和选拔性,它不会像我现在看闲书一样舒适,它最终决定了一个人能升级到什么样的学校。
我这就很奇怪了,我并没有提到应试教育还有”把人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的目的,事实上,我根本没有提及对国家有用之类的事情,大约是衣领王先生还沉溺于读书报国的传统叙事中不能自拔,但不幸的是,我所有的论述,起点都是普通人,他们能通过应试教育获得什么,而不是国家能获得什么。
接着
贺仙先生还说,应试教育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教育资源太少。那为我再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教育资源那么少?因为按照贺先生的价值观,国家的教育事业,那就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简单计算(国家花钱办教育,然后收获对国家有用的人),在这种计算方式下,国家当然不会大规模的投入教育事业,因为国家每年需要的人是有限的,国家在教育上投入过大,不但可能“亏本”,甚至会制造出多余的“产品”无处安放,造成社会问题。我原文仅仅提到教育资源太少,衣领王竟然能脑补这么多,我叶良辰是服了。然而在我的论述里,教育资源少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不管它是如何造成的,我只讨论在这种情况下那种选拔体制对普通人更公平,我的价值观里,国家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不需要知道的,他们只需要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衷心的希望衣领王先生认识到教育烧钱的可怕,像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论调可以少放一点
因此,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把人降格为物品,剥夺了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做支持,艺术和体育怎么学好?甚至连理科都学不好——因为穷困地区留不住好的老师,更别说让学生去自由的学习什么音乐游泳了,大部分中国的高中连个标准足球场都没有。所以没有钞票那就没有选择权,至于什么年轻人应该选择多种生活方式,那也是没钱选个毛线。

这世界上应该的事情多了去了,但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做到多少?空想谁都会,因为太简单了。

后面的抒情我就不多说什么了,虽然我上学的时候觉得语文和英语的阅读理解简直就是扯淡,但我现在突然发现,这种浪费生命和脑细胞的题目并非是没有意义的。
=================================================
它让我习惯了用分数去战胜对手,每场考试都像一场公平的决斗,我用天赋和汗水与无数的对手相搏。但是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社会里面公平的决斗永远是少数,大部分人更本不想和你上擂台,他们直接用手里的金钱和权力就可以砸死你。

当然对于到底如何定义“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我还是要发表下我的观点,如果有人照搬百度百科的词条话,还是请按Ctrl+W吧。
我们所说的教育,狭义一点可以指国家为了选拔人才对全体国民实施的教育,这也是我们经历最深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特点就是强制性和选拔性,它不会像我现在看闲书一样舒适,它最终决定了一个人能升级到什么样的学校。强制性无需多言,绝大部分人都是要上学考试的,选拔性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淘汰,那么问题来了,用什么标准来选拔或者是淘汰一个学生?中国目前的主要手段是考试分数,这是单一评价体系,目前我国教育系统正在引入多元的评价标准。
所以归根结底,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分在于评价体系,如果仅仅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能力,那么当然学校会不惜一切办法让学生去考出好成绩,极端一点就有了衡水中学这种模式,再极端一点就是复读学校,一个学生除了考试科目,其余的知识完全不学,简直太可怕了。但是在唯分数马首是瞻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类似的一切以提分为目的的学校,最终带动其他学校一起走上玩命考试的荆棘之路。这种模式还伴有竞赛保送作为补充,每个省都有几十上百的优秀学生可以不必经历这种折磨。但如果在考试分数之外引入其他标准,这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衡量这些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考试固然体现不出来,但是作文比赛可以么?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的,但是作文比赛如果和升学挂钩,必然面对更多的挑战,没有高考命题组级别的严格保密,如何能不泄题?评分老师如何做到公正?自古文无第一,这些作文的水平到底如何进行排名?类似的,这种无法用分数直接衡量的能力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更坑爹的是专业方向的培训,这是要花大价钱的,比如乐器,在经济层面上大部分学生根本玩不起,这要是能辅助升学,公平性就打了一个折扣,同样的分数,结果富二代从小练了各种乐器,把我给挤下去,落到谁头上谁都不会乐意。

这个楼里大部分诉苦的同学并没有意识到,带给他们痛苦的并不是应试教育,而是稀少的教育资源,即使我们全盘素质教育,该吃的苦一样还是一样不会少,每一个985的学生都淘汰了4,50个竞争对手,想想你要打败整整一个班的人,显然他们不会束手就擒,需要你付出汗水用分数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击败这么多人。很有可能你确实不需要做成吨的试卷了,但还是要为各种创新的实验或者论文绞尽脑汁,更惨的是,如果是比拼乐器这种话,父母还要承担一笔巨大的开支。黑色幽默的是,这里体现出了应试教育的好处,标准化,有一套标准的答案,进而有公平的分数,否则如何去评价两篇论文或者是两首曲子的高低优劣?200篇或者2000首呢?可见,对于我们这种人均(教师,教授,艺术家·····)严重不足的国家而言,尽最大可能排除了主观因素的标准化考试是最无奈但是最公平的选择。

最近看了部电影《Undisputed.III.Redemption》,中文译为《终极斗士3:赎罪》,情节简单到无脑,基本可以概括为精壮的囚犯们互博,但是这个故事我还是很喜欢,因为妄图用作弊手段获得胜利的人最终失败了,主角在膝盖重伤的情况下打赢了强大的对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们自己的生活,即使伤痕累累,也要在公平的赛场上用实力战胜作弊了的对手。
遗憾的是,我们都知道,离开校园后,这样机会并不多,人生并不是一场公平的考试,更像是不择手段的挣扎。

细芬 发表于 2017-3-9 18:55:20

干部、富贵家庭、知识分子,这些精英阶层的孩子本来完全有能力得到最优秀的教育,享受远超一般平民阶层孩子的教育资源,但是,罪恶的应试教育却几乎平均分配交易资源,他们的孩子不得不和泥腿子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考试,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让奔驰宝马之类的豪车和奥拓之流一起塞在马路上,罪恶啊。
素质教育改革就是把大量课内知识踢出课本,平民阶层的孩子下课后回去帮爸妈看店了,而真正高素质的孩子可以通过补习班等教育产业继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把那些低素质的孩子远远甩在身后。
贵族是怎么产生的?垄断知识就是途径之一。应试教育这种让知识毫无神秘感,让知识一点不高贵的教育方式,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不会喜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应试教育到底害着谁了?